DDT二阶段致癌实验诱导SD大鼠乳腺癌及其对血清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3届学术交流会暨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zh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DDT(dichloro diphenyl trichloroethane,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对Spraygue Dawley(SD)大鼠乳腺癌的诱导作用及其与血清雌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方法:一次性经口灌胃给予40-50日龄SD大鼠启动剂二甲基苯蒽(DMBA)22.5mg/kgBW。两周后分别以1mg/kg、5mg/kg和25mg/kg的剂景灌胃给予受试大鼠DDT,每周2次,连续3个月。染毒结束后剖杀动物并检查肿瘤形成情况并进行病理学检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雌激素、孕酮和泌乳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DMBA组主要发生良性腺瘤;DMBA+DDT各剂量组乳腺恶性肿瘤发生率和恶性肿瘤构成比随剂量增加而增高;DMBA+DDT 1mg/kgBW组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孕酮水平在DMBA+DDT1mg/kgBW和DMBA+DDT 5mg/kgBw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DMBA+DDT各剂量组泌乳素水平显著增高且有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DDT可增加以DMBA为启动剂的SD大鼠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血清雌性激素水平改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氯化镉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过程中XRCC1基因mRNA和蛋白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序列变化情况。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非转化16HBE细胞、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不同阶段(第5、15、35代细胞及成瘸细胞)XRCC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直接测序法分析XRCC1基因第6、第9外显子的序列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三氯乙烯(TCE)对BALB/c裸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KC)的调亡诱导作用,探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出现严重的全身性皮肤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用10%、20%、40%、80%和100%的TCE涂抹成年雌性BALB/c裸鼠背部皮肤4 h,同时设空白和溶剂(橄榄油)对照,然后封闭涂皮处24 h,用生理盐水除去残留受试物;观察皮肤反应,并取皮肤制成超薄和组织切片,用透射电子显
五氯酚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农药,在农业和木材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导致其进入了人类生活环境,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Lang等发现,无论工业品还是分析纯五氯酚在10-40μM浓度下与淋巴细胞共同孵育8天,对于IgG和IgM抗体的产生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xon等研究发现大鼠暴露于五氯酚能够降低动物体内产生的抗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本文采用重复染毒,观察染毒后小鼠脾细胞功能的变化,另外观察了小鼠脾细胞DNA
目的: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指蛋白,Ptn指基因)是一种可同肝素结合的分泌性生长/分化因子,具有刺激细胞粘附、迁移、存活、生长和分化等功能。我们前期建立了Ptn稳定沉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模型,用小鼠表达谱芯片比较了对照及Ptn沉默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同DDK综合症相关的基因Schlafen 2(Slfn2)在Ptn沉默的MEFs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本研究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卷烟烟气CSC诱发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发生恶性转化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谱变化。方法:用卷烟烟气CSC对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进行染毒。用软琼脂克隆及流式细胞术对染毒不同代龄细胞的恶性转化性状进行检测,分离培养已发生恶性转化的软琼脂克隆细胞。分别提取染毒不同代龄细胞的总RNA,选用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Sentrix(r)Humzn-6 Exprea
目的:研究包括天然辐射等不同环境诱变因素地区居民的吸烟效应。材料与方法:外周血采自10名在北京居住超过40年的吸烟居民,个人辐射剂量通过使用便携式个人剂量计随身测量24h所得的剂量估算累积剂量,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北京吸烟居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易位的分析,其结果与10名高天然本底辐射(高本底)地区吸烟居民、7名对照地区吸烟居民、以及北京、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的20、15名和1
目的:探讨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系恶性转化过程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的mRNA和蛋白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HBE细胞、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系不同阶段(第5、15、35代细胞及成瘤细胞)hMSH2基因和hMLH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hMSH2基因mRNA
目的:了解氯化镉(CdCl2),醋酸铅(PbAc)诱发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的发生及与c-Akt/PKB(protein kinase B,PKB,蛋白激酶B)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蛋白因子添加素V和碘化丙啶联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镉、铅诱发细胞凋亡的特征;采用免疫沉淀-化学发光法测定c-AKT/PKB活性。结果:CdCl2(6.25~100(mol/L)染毒2
目的:探讨人鼻咽癌(NPC)细胞内金属硫蛋白(MT)基因表达的靶向抑制及其与肿瘤细胞功能活性和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靶向人MT基因核酶(pCI-MT1BRz、-MT2ARz和*MT1B2ARz)的重组质粒转染NPC细胞株,检测细胞内mRNA水平和MT免疫组化染色程度,并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检测分析。结果:与pCIneo埘照组比较,各核酶转染组CNE1细胞内相应的MT1B和MT2AmRNA水平均降低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基因γ2(PPARγ2)基因Prol2Ala、C161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重庆地区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直肠癌患者476例,院内对照835例),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抽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I.P检测研究对象PPARγ2基因的Prol2Ala、C161T基因型。结果:结直肠癌组和对照组之间Prol2Ala基因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