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干燥制备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喷雾干燥制备前驱体,后续高温煅烧制备层状LiNi0.6Co0.2Mn0.2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RD谱表明合成的LiNi0.6Co0.2Mn0.2O2为典型的α-NaFeO2层状结构,无杂质峰;SEM像可以看出前驱体为球形形貌,高温煅烧所得产物LiNi0.6Co0.2Mn0.2O2颗粒为类球形,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m;电化学测试表明分析结果可知:在850℃下煅烧15h所得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2.8~4.3V电压范围内,0.1C初始放电容量为173.1mAh/g;材料在0.5C时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9%,循环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EQ70是近来研发的一种低合金高强度海洋平台用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产工艺以及焊接性能上,而关于这种钢的热力学数据较少。因此,对其热力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EQ70海洋平台用钢在40~1600℃存在的平衡析出相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并讨论了合金元素对平衡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EQ70海洋平台用钢中平衡析出相主要为M23C6、M7C3、
采用扫描电镜、高温显微镜和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分析了钛含量对铌稳定化铁素体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析出行为、耐高温晶间腐蚀性能及耐NaHSO3溶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铝脱氧后的钛铌稳定化钢中氧含量降低到0.0035%以下,氧化物夹杂相对较少。铸态试验钢中主要是尺寸为1~5μm的长方形的TiN、TiC、NbC夹杂物和以TiN或TiC为核心外围包覆NbC的复合夹杂物,存在少数尺寸大于10μm的以Al-M
利用HSC-Chemistry软件平台对以高温转炉熔渣为热载体的CH4/CO2/H2O混合气体反应产物进行了热力学模拟计算,比较渣和水蒸气的反应、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和水蒸气重整甲烷三个反应的△G和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甲烷重整和炉渣制氢这两类反应对炉渣热利用的温度段并不重合,可望通过这两个反应实现转炉熔渣余热的梯级高效利用。研究了以1923K的转炉熔渣为载热体的甲烷重整反应,炉渣
针对焦粉脱灰过程,根据化学平衡原理,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98,373,423,473 K四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的Al-Si-H2O系ψ-Ph图,分析了Ph值对焦粉脱灰的影响。对比不同温度下的ψ-Ph图中Al(OH)4-和H2SiO42-的优势区域,得到提高浸出温度有利于提高焦粉到脱灰效果。进行不同浸出温度的焦粉脱灰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近年来含B2O3和TiO2渣系被认为是有希望替代传统连铸保护渣的无氟连铸保护渣之一。本文利用单热丝法(SHTT),差热分析(DTA)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Al2O3-CaO-MgO-Na2O-SiO2-B2O3-TiO2体系的结晶性能。炉渣的液相线温度随着B2O3增加而下降。结晶产物主要是钙钛矿、钙铝黄长石和假硅灰石。增加B2O3含量能显著增加炉渣结晶的孕育时间。TiO2含量的增加则可以降低炉
在真空条件下,对煤还原异极矿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提高反应温度或增大C/Zn总的摩尔比,锌的还原率增大;系统压强升高或异极矿的粒度变大,锌的还原率降低;当C/Zn总的物质的量比为2.5,系统压强为1kPa,异极矿平均粒度约25.6μm,煤粒度平均约30μm,反应温度在1323~1473K时,真空碳热还原异极矿中硅酸锌的还原速率是由界面化学反应所控制,其活化能为246.16KJ·mol-1
基于质量守恒,结合脱碳动力学,建立了RH-MFB脱碳过程数学模型;根据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涟钢)210t RH真空处理IF钢工业生产数据,确定了“两步法”脱碳模型内部脱碳容积系数Kv、钢液自由表面积As、氩气泡脱碳时碳的传质系数Dc;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程度较高,误差范围能够控制在10%。
将经过预处理的电解锌阳极泥为基体,以阳极泥中的MnO2和过硫酸铵(APS)为复合氧化剂,以H2SO4和5-磺基水杨酸(SSA)为复合掺杂酸,化学氧化法合成导电聚苯胺/阳极泥复合材料。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分别考察了氧化剂与苯胺的摩尔比、复合氧化剂中过硫酸铵与复合氧化剂总摩尔比、复合掺杂酸中硫酸与5-磺基水杨酸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导电聚苯胺/阳极泥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通过阳极极
本文在高浓度高碱度条件下考察了电解制高锰酸钾过程,发现在该过程中存在着电化学振荡这一典型的非平衡非线性行为。研究考察了电压强度、电流密度、温度、搅拌等因素对体系电化学振荡行为的影响,发现电化学振荡对电解能耗具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增加,振荡振幅逐渐增加;随温度升高,振荡的振幅以及相对额外能耗先增加后减少;随条件不同,振荡导致的相对额外能耗可达19.0%。加入搅拌后,振荡导致的相对额外耗
在CaCl2-CaO电解体系下,直接电解还原SiO2制备得到单质硅。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得到,若要使电解还原产物硅中的杂质B,P浓度小于1ppmw,则电解质中B、P的最高极限浓度分别为1.8和3.1 ppmw。采用B,P浓度均小于1ppmw的石英砂为原料进行实验,制备得到的硅中B,P浓度分别为4.8,3.5 ppmw,电解质的纯度是导致硅中B,P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电解质的纯度,有望能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