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95例分析

来源 :山东省儿科2016年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及肾损害,好发年龄为3~10岁.肾脏受累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病程和预后.据文献报道,约20~80%的HSP患儿并发肾脏损害,导致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急性期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治疗上较为困难,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始使用血液灌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急性血管炎症反应.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行血液灌流治疗的一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多器官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以各种免疫异常为特征,T细胞及B细胞共刺激途径失调以及CTLA-4/CD28与B7分子相互作用与SLE发病相关.同源性T、B细胞相互作用,T细胞依赖的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是SLE的主要发病机理.
本文回顾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合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的诊断过程,并结合文献总结XLA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该类患儿的生活质量.
本文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SOCS)1、SOCS3在过敏性紫癜儿童Th1/Th2细胞失衡中的作用.选取急性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32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同龄儿童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Ficoll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干扰素(IFN)-γ、IL-4、IL-6的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BMCs中磷酸化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新发过敏性紫癜患儿79例为研究对象,按有无肾脏损害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和非肾炎组(NHSPN),另选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9例为对照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浆sCD40L水平变化特点,探讨其在过敏性紫癜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会议
目的:通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总结小儿Dent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一例以"发现蛋白尿3年余"为主诉的7岁9个月的男童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结果、诊断、治疗等.结果:根据患儿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尿蛋白电泳示肾小管性蛋白尿,3年前做肾脏病理示肾小管病变,曾给与激素治疗3个月,仍有尿蛋白阳性,自行停激素治疗,未再用药,现做泌尿系B超示双肾髓质钙质沉积,给与完善基因学检
本文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血浆IL-9水平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选择79例初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尿液检查正常与否分为无肾损害组和有肾损害两组;对照组为28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ELISA测定各组儿童血浆IL-9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表明,过敏性性紫瘫患儿急性期血浆IL-9水平显著增高,其变化在合并肾损害患儿尤为明显,提示IL-9水平异常增高在HSP特别是紫瘫性肾
小儿紫癜性肾炎是儿童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的重要方面.我们应用黄葵胶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紫癜性肾炎,探讨在减少蛋白尿方面的疗效.
本文评估血液灌流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消化道受累(消化道出血、腹痛不能耐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对常规治疗严重消化道受累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消化道症状缓解及复发情况、皮疹反复情况以及肾脏受累情况,评估血液灌流治疗对常规治疗无效、严重消化道受累患儿治疗的疗效.
通过新生儿筛查评估2011年5月-2014年5月山东省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并总结经早期治疗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突变分析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