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及PE/PLT纳米复合材料的固体核磁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m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固体核磁技术表征了原位合成的聚乙烯/坡缕石粘土复合材料。通过宽线氢谱分解、13C固体核磁技术、纵向弛豫时间测定以及自旋扩散等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聚集态结构和链段运动性。固体核磁的表征结果证明,粘土的引入,增加了吸附链段的含量,对聚集态的结构和不同相区的运动性产生影响。此外,还运用脉冲场梯度NMR技术测定了有机溶剂在复合材料内的自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对小分子的阻隔性能随着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其他文献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PNIPAm 凝胶。实验测定了PNIPAm 凝胶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胀平衡数据,发现凝胶的溶胀比在乙醇的质量浓度为10~30%之间出现最小值。通过折光率法和密度瓶法测定了凝胶外部混合溶剂的浓度,并结合质量衡算得到了凝胶内部混合溶剂的组成。发现PNIPAm 凝胶内部的乙醇浓度大于外部混合溶剂中乙醇的浓度,说明
利用Cu-MnO-Al2O3 双功能催化剂,将甲醇催化重整制得的原位氢直接用于苯甲酸甲酯加氢合成无氯苯甲醛。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空速、酯/醇/水摩尔比等因素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苯甲醛选择性可达到95.84%,苯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79.87%,要优于传统的外加氢方法。并根据产物分布提出了苯甲酸甲酯“原位”加氢反应机制。该反应体系由于不需要外加氢气,因此简化了反应工艺,避免了H2在生产、
通过三氯环硼氮烷(TCB)与聚碳硅烷(PCS)的化学反应,制备了TCB 改性PCS 聚合物。考察了TCB 与PCS的反应性,TCB 用量对改性PCS结构及陶瓷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等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CS中的Si-h 键在较低温度下即可部分地与TCB中的活泼氯原子发生反应,释放出HCl气体,当TCB添加量大于8 wt%时,TCB 过量;随着TCB 加入量增加,PC
提出一种新型比表面积标准物质的研究思路,即用无孔的单分散二氧化硅(SiO2)微球作为比表面积标准物质的材料,它的“真实”比表面积可以通过对其粒径的准确测量,用几何的方法计算出来。这种比表面积标准物质的研制首先要进行单分散SiO2 微球的批量合成;其次是对SiO2 微球进行表面修饰使其表面无孔;再次是对封孔后SiO2 微球的特征尺寸(如粒径、密度)进行测定;最后是进行比表面积的计算和BET 测定。实
在(NH4)2SO4水溶液中,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原料,聚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钠(PSAMPS)为分散剂,采用水分散聚合技术合成了环境友好型P(AMPS/AM)共聚物。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温度和硫酸铵用量对水分散体系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颗粒形貌。结果表明,制备稳定水分散型P(AMPS/AM)的适宜条件分别是:AMPS/A
本实验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柱并结合紫外检测器对富马酸发酵液中多种有机酸进行检测。用Aminex HPX-87h Ion Exclusion Column(300mm×7.8mm)色谱柱,在室温及流速1.0ml·min-1的条件下,以0.01mol ·L-1硫酸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对4种有机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乳酸、富马酸)进行了成功的分离,确定了各物质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同时
通过对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吸波性能的研究,得出通过控制碳纤维的长度和含量、分散剂的选择及分散方法来制备吸波性能好的碳纤维毡。同时指出了碳纤维吸波材料的发展方向。
从脱胶葫芦巴渣中提取出了黄色素,并测定了其色价,重点研究了pH值、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食盐、维生素C、防腐剂、蔗糖和六种常见金属离子对胡芦巴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胡芦巴黄色素的色价为32.7,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碱性环境对其有破坏作用,色素对光和热有较好的耐受性,抗氧化性较好,抗还原性较差,离子K+、Mg2+、Zn2+对其影响不显著,Ca2+、Cu2+、Al3+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Unlike in the emulsion preparation method,magnetic Fe3O4-chitosan(CS)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cross-linking with sodium tripolyphosphate(TPP),precipitation with NaOH and oxidation with O2 in hy
以聚乙烯醇(PVA)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PVA/SiO2杂化膜。以水为溶剂,测定了杂化膜的耐溶剂性能。与PVA膜相比,PVA/SiO2杂化膜的耐溶剂性能有显著的提高;杂化膜在环己烷/环己醇/环己酮中的吸附数据证实,杂化膜能优先吸附环己醇和环己酮且膜材料中的SiO2能促进环己酮的吸附;FT-IR结果表明,杂化膜在1099cm-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