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渣机的布置与操作要点

来源 :2008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eling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捞渣机的典型布置和不同工艺布置的优缺点,推出了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在线脱硫捞渣工艺流程。为了便于用户更好地使用捞渣机,详细的阐述了捞渣机的操作要点。
其他文献
介绍了X射线无损探伤技术的原理、目的、特点及其在耐火制品检测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实践表明:使用无损探伤技术检测耐火制品,对控制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降低产品使用风险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节约了劳动和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耐火制品的生产实践和质量检测中,通常采用破坏性检测,在检测完成的同时,试样也被破坏了,因此破坏性检测只能进行抽样检验。而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损伤制品和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检测,可以对
由于38CrMoAl钢中含有较高的Al,钢水的流动性差,不利于连铸的生产,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厂根据自己连铸机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连铸工艺,成功的拉出合格的连铸坯,并且钢材质量优于模注产品,解决了38CrMoAl钢点状偏析的缺陷。
引入喂钢带相对速度参量,利用旅行薄片微元体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结晶器喂钢带连铸工艺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用Visual Basic语言独立编制源码模拟程序,并对一典型喂钢带的连铸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连铸坯温度分布和喂进钢带凝固状态的曲线。喂进钢带改变了结晶器内温度场的分布和传统的由表及里凝固方式;钢带在结晶器内先凝固后熔化,降低了钢水过热度和铸坯断面温度梯度,使的温度分布更有利于等轴晶结
电磁制动装置(EMBR)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结晶器内流量条件的影响。它的目标是避免和减少结晶器内“驻波”的形成和减少流动干扰,以达到供给钢水流出浸入式水口这一个静态电磁区域。静态电磁区域降慢钢水流动或专门地改变钢水流量的分配。目前电磁制动装置在马钢使用效果良好,为高拉速浇铸和提高铸坯表面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本文通过对邯钢三炼钢采用转炉-LF炉-CSP工艺生产冷轧冲压用DQ级钢命中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该技术应用以后,使得生产DQ级钢命中率达78.7%,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总结了“白点”出现的规律,分析了工艺过程氢含量的变化,提出防止“白点”缺陷产生的措施,对现场生产有实际指导作用。
本文介绍了本钢炼钢厂几年来在生产IF钢过程中对于碳成分控制方面所做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影响碳成分的主要因素和防止手段。实践表明,通过对原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和RH-TB脱碳等工艺操作的优化,IF钢成品碳成分趋于稳定。
钢水流动性不好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钢水温度不适宜,二是钢中夹杂物含量高,呈固态的夹杂物聚集而堵塞水口.本文从水口堵塞、过热度、钢水成分、吹氩和精炼工艺等方面研究了影响钢水流动性的原因,采取如下措施:1)控制钢水温度的精准性,合理控制炉前出钢温度,合理调度生产节奏;2)严格控制硅含量、锰含量和铝含量,确保实现夹杂物的变性效果;3)保证足够的精炼时间,避免或减少精炼炉二次吸氮,根据精炼不同阶段的冶金
简要回顾了首钢迁钢公司近年来炼钢系统的技术进步。在建成国际一流板材生产线所必需的炼钢、连铸装备的同时,集成开发了自动化炼钢技术和纯净钢生产技术。为品种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简要介绍了天钢开发与试制12CrlMoVG高压锅炉管用钢的实践。通过设计合理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炼钢、连铸等各工序的工艺操作,采用高炉炼铁—顶底复吹转炉—LF钢包精炼炉—VD真空脱气—小圆坯连铸的工艺路线生产出了12CrlMoVG高压锅炉管用钢,并得到用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