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型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山东社科院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国力的提升,既需要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支撑,也需要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作为智力资源汇聚整合和生产加工的现代智库,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承担着对外介绍中国建设经验、阐释中国发展道路,辨析中国对外关系和国际政策的重要任务.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强化智库公共外交功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是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社科院在建设地方新型高端智库的探索与实践中,深入挖掘对外交流合作资源,不断创新对外交流合作模式,务实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较好地促进了山东社科院智库建设水平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与"意义场"的阐述,"参与者"的分析,在一个媒体与媒介合二为一的人人媒体时代,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需要在文化符号隐喻、符号拼接与符号识别上统筹议程设置与仪式设置,才能够形成海外信息传播的对话而不是单向度的输出,进而达到形象建构的良好形象,推进对外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合作.
达赖自诩为宗教领袖,惯于向西方讲述西藏宗教文化故事,造成西藏形象传播上"西强我弱"局面.根据对302位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38位外国留学生、22位西藏人的访谈,外国留学生对西藏宗教文化形象的认知呈现微弱正面态势,对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的评价正负面参杂,深受达赖话语的影响.来源国家和媒体接触是影响留学生西藏形象认知的重要因素.提升西藏形象,需要有效回应西藏人相关诉求,建构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提高讲
论文以1979-2014年《纽约时报》涉藏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消息源的分析与比较,揭示了该报平衡报道的实质.论文发现《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实现了消息源的多样化,在数量上基本实现了对立消息源的平衡引用,但对消息源倾向性的进一步分析揭示该报引用了更多的支持达赖的消息源.该报还利用人物指称等方式,降低中国政府和中国媒体消息源的可信度,提升达赖消息源的可信度.因此,《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对于平衡报道原则的遵
在纪录片的对外传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能够增加受众对文化的关注度,减少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抵制行为.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以及传播视角等,是减少文化障碍的主要方式.多角度叙事、故事化讲述、"模糊表达"意识形态等,是提升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力的有效途径.受众的文化身份也是影响纪录片对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CCTV版《春晚》与NGC版Inside Chinas Biggest Gala
国家形象作为一国对外交往的名片,对于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往往掌握着国家形象建构的主动权.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中国与巴西在政治互信、经贸往来等领域深入合作,中巴关系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意义的一组双边关系.了解巴西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方式和内容,总结出中国在巴西媒体中的国家形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对巴政策和促进中巴关系的稳固发展.《圣保罗
随着中非双方合作不断深入,有关中国故事和中非故事的媒体叙事成为影响中非间互通互联、民心相通的重要因子.然而,对于中国故事与中非故事的叙事,西方舆论一直占据国际传播的主导位置,造成众多负面的刻板印象,影响了中非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本研究以境外英文播客网站"中非项目"为研究对象,探索独立性质的自媒体在讲述中国及中非故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叙事建构方式及话题特点,重点分析了该平台在解构中非间长期存在的刻板印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国际传播工作.为切实将中央重要精神落到实处,人民日报新媒体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极大地增强了国际传播的实效性.本文从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管理机制、团队建设、内容建设、内容生产模式、国际传播效果等方面对人民日报新媒体上述创新实践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炼出经过人民日报新媒体成
媒体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表现为一国政府及其代表借助媒体这一传播渠道,向海外公众传递讯息,表达观点与态度.截至2016年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3年上任以来在海外媒体共计发表32篇署名文章,开创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出访前于海外媒体发文的先河.本文发现,这些署名文章植根两国在历史和现今的联系,通过融入当地民众熟知的小故事,引用两国的谚语俗语、诗词歌赋、名人名言,并辅以细节和数据,呈现两国在多领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发现美国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最强,位于社交网络核心位置的智库数量最多.英国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位居第二.全球智库社交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核心位置智库除一家外均来自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亚洲国家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弱,全部位于边缘网络位置.中国智库国际社交网络影响力弱,与中国智库数量不相称.基于以上研究,文章提出提升中国智库国际社交网络影响力
电视国际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构成,在当前国际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中美两国国情、媒体制度和影视产业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这直接影响了两国电视国际传播的特点.中美两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差异集中体现在传播理念和路径上,包括频道集群、产业支撑和渠道构建上.另外,在新兴媒体背景下,两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差异被进一步放大.通过比较,中国电视国际传播要在理念、机制、路径和渠道建设上取长补短,积极变革,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