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银杏的进化历史和保护的建议

来源 :全国第十九次银杏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第三纪孑遗植物,世界著名的"活化石".目前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广泛栽培,使得银杏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广泛分布,但目前可能的野生群体仅在我国发现.关于银杏的冰期避难所、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一直以来都是植物学家们感兴趣的话题.本研究通过单亲遗传的cpDNA trnK基因、trnS-trnG基因间隔区和atpH-atpI基因间隔区序列变异、双亲遗传的核基因微卫星位点(SSR)分析及扩增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对银杏在中国的33个群体及海外的7个迁地栽培群体(韩国1个群体、日本4个群体、欧洲和北美各1个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谱系地理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探讨了中国银杏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取得如下结果:(1)基于cpDNA数据确定了银杏在中国西南地区(单倍型多样性h=0.00 ~0.70,核苷酸多态性πr =0~1.439×10-3)和中东部地区(单倍型多样性h=0.690,核苷酸多态性仃=0.732×10-3)形成了2个显著进化单元,是银杏在中国的冰期避难所,是银杏野生群体的直接后裔.(2)14对SSR标记分析了银杏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Structure分析揭示的结果与cpDNA相同,即西南地区群体和东部地区群体呈现出两个独立进化的路线,东部的天目山、西南的务川群体和金佛山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稀有等位基因丰富度,而中部群体则表现出东、西群体基因库混合的状态.进一步确定了中国西南贵州务川-重庆金佛山以及东部浙江西天目山地区为银杏第四纪冰期在中国的避难所.(3)AFLP分析同样确认西南地区群体和东部地区群体呈现两个独立进化的路线.(4)韩国栽培群体表现出与中国西南群体和中部群体较高的相似性,日本栽培群体则与中国中东部地区相似.欧美古老银杏来自于东亚.
其他文献
试验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选用银杏幼胚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比较了2,4-D,6-BA,酸水解酪蛋白(CH)3种不同因素及其组合对银杏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从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以及愈伤组织的褐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测定指标依次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愈伤组织的增重量、愈伤组织的褐化率.依次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主因素效应的多重比较后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银
本文以银杏胚子叶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NaCl(CK、50mmol/L、100mmol/L、150mmol/L)处理对银杏悬浮细胞进行调控,测定了如下指标:电导率、含水量、POD、SOD、Pro、PAL、黄酮以及细胞活性.根据不同指标的测定结果来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对其生理和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影响,为银杏耐盐细胞系的筛选及次生代谢物调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银杏愈伤组织中
本文以北京鲁能园林在北京顺义区格拉斯小镇别墅区移栽银杏树为例,结合优山美地别墅区园林绿化工程经验,总结北京地区银杏移栽技术要点,包括移栽前准备,起树技术要点,水源和树穴,运输,栽植等方面,并介绍了植物抗蒸腾剂和植物营养液的应用情况,这些液体既可使植株恢复活力,又可激发树体内原生质的活力,从而促进生根萌芽,有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待液体输完后,拔出针头,用棉花团塞住输液孔。在下次需输液时夹出棉花塞即可
本文旨在研究银杏叶发酵物(FR)对肉鸡的抗氧化功能与脂类代谢的影响,并设维生素E(VE)和未发酵银杏叶(NF)组作为对照.选用1日龄(1d)健康、体重相近的AA肉仔鸡360只(P>0.05),按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0只(含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维生素E(VE)对照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VE前期15IU,后期30IU),未发酵银杏叶(NF)组(分
所谓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古树树龄的测定,是当今林学界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银杏直径年平均生长量,此外,可深入了解探访,寻考遗存古石碑,查阅史志文献,搜集民间记载,参照前人对古树解析、纵合论定生长年轮的研究,类比推断,以确定一个比较接近的树龄概数。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不可知性。虽然现代已能够采用C14同位素、X射线细胞密度、CT断层扫描等一系列先进方法来测树龄,但在野外检测时,对这些庞大
以人为本,为民造福,舍己为人,功德永存.这就是银杏树和银杏人的优秀品质、核心价值、高尚情怀.人体吸收了银杏树释出的微量氰化氢,可起到防癌作用;银杏树释放的电磁波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内分泌调节功能;银杏树是净化空气的能手,使人健康长寿;银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历代伟人、名人、文人都爱种银杏;爱银杏就是爱生命、爱自己、爱人类;用银杏美化街道、村庄、庭院,让人居环境更美丽、让人民身体更健康.银
建国以来,银杏图书不多。而银杏科普书更少,银杏少儿科普读物则是空白。专家学者写科普书的很少。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林学专家曹福亮则是写银杏少儿科普读物第一人。少儿科普读物要打动小读者之心,首要的是作者都有一颗热爱孩子之心和热爱银杏事业之心,该书籍有想象,有哲理,典型性强,小故事,大乾坤,趣味性强,文图好,富启蒙,科普性强,一荐“国树”,振精神,教育功能强。
当今,写书难、出书难,而能令众口称道"好书"者则更难.最近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植物活化石:中国银杏》,一面世就得到好评.书写得好,编得好.它将跻身于优秀科普图书的行列.这部书凝聚了作者太多的心血和功力,该书具有起点高,科学性强,可读性强等优点,编辑运筹,严把出书质量关。出版单位责任编辑、美编、校对、印务,各负其责,高水平编排,从而出版了读者喜爱的高级科普图书。
2007年出版的《银杏》画册,鉴于全国已先后出版了90余部银杏专著,尽管这些专著从不同层面反映了银杏的有关知识,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很少有人提供系统的比较全面的有价值的图片资料.《银杏》画册的出版,无疑填补了银杏这个物种的空白.图片一栩栩如生,看到如身临其境,给人们认识银杏,了解银杏,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它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银杏的起源、分布、适生的立地条件。
银杏是安陆市树,安陆现存大量的古银杏群落,通过现有的史料、家谱、保存的古碑、古银杏群落分布状况,对古银杏群落的起源进行研究,根据史料,安陆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郡、州、府所在地,史料记载的人口数据在明代之前含安陆县的数据,在明代之后为安陆一县的数据。这些史料记载说明,安陆人口在历史上一直较少,而古银杏群落分布于偏远的山区,当地人口更为稀少。明代洪武年间后,通过从外地移民,安陆人口虽逐渐增多,但白兆山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