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志书总纂的主要职能

来源 :吉林省地方志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稿总纂是志书编修的最后工序,是由主编来完成的。“总纂”即“统纂”,将“众手修志”的志稿统为一体,成为方志学家章学诚所说的“一家之言”。主编“一支笔统纂”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有可能“施工”。这些基本条件主要有:一是完成全部志稿并经过初步编辑;二是志书涉及的资料要全部汇拢;三是大类分纂时的主要分歧意见要统一。总纂的任务主要有:理顺结构,定型篇目;校核史料,纠错补遗;处理交叉,减少重复;规范语言,统一文风;政策考量,政治把关.
其他文献
年鉴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条目是组成年鉴主体的"细胞",是基本表现手段.年鉴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条目质量.条目没有选好,写好,总体设计,基本框架再好,也难免"华美其衰,
会议
修志编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一部县(市)级《年鉴》,是年内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史实记录。它既是存史、资政、启迪、教化的珍贵材料,也是规划未来的历史
本文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研究并提出了符合档案信息系统需求的突发安全事件分类分级定级的标准,设计了档案信息系统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组织架构,分析了档案信息系统突发安全
地方志书作为中国传统的史学文体,其内容包罗万象、纵贯古今,被称为所在地域的百科全书.但是在它诞生2000多年后的今天,其形式或称其叙事模式仍然停留在"一本书"的状态.此间
本文阐述了年鉴组稿写作方法和技巧,中国年鉴既要拿来西方好的东西,同时也要传承好中华文化的优秀文明,形成独特的文风。年鉴的编撰过程中,很多问题出现在语法方面,往往很好的素材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描绘了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蓝图,它是全国地方志工作第一部规划性文件,是国家对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今后地方志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指明了方向,拓展了地方志文化的内涵.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规范地方志工作机构
据作者多年的细心体会,年鉴内容多数可以当作方志资料用于志书编纂之中.有了这一发现,在以后的年鉴资料征集中注重志书资料的收集.到了二轮修志,年鉴的作用便凸显出来,仅用两
作者根据十多年从事地方志工作的实践,指出当前地方志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要加强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必须从中央带头做起,否则让各地方政府加强领导就
志书部类,是志书记述事物的主体内在固有属性,统领其下各分志,其设置的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整部志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总结辨析两轮志书部类设置问题所在及其成因,把握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