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Moodle平台下幼儿教师课程模式及启示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大学采用Moodle教学平台,其培养幼儿教师的课程模式值得借鉴。通过介绍Moodle平台下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指出人的心理发展同时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是和社会共享的理解过程不可分离的。Moodle平台刚好能够为个体知识建构过程提供支撑,使学习者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社会互动,不断建构起知识框架。同时探讨了Moodle平台的课程模块与功能,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为课程管理、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的模式、学生学习的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诸多便利。
其他文献
本文从师资、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硬件设施等方面回顾了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针对性的提出了凝练体育教学目标、加强师德教育、创新教学模式、以科研提升教学质量、重视学生体能训练、重视体育社团建设等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意见,为女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途径。
结合管理学院教学工作的实际,对学院各个专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对整合后的管理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进行回顾总结,对“十二五”时期管理学院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进行SWOT分析,并重点将就任何落实党委“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六大工程建设的相关举措进行探讨,提出管理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思考和工作要点。
礼仪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的女性人才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文对社会转型时期礼仪的内涵及礼仪教育应有的实质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结合女性与男性在认知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及女性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提出了当代女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改革趋势,如渗透社会性别视角,提升“联结建构型”认知能力,纳入公民教育的总体规划等,以期对中国的礼仪教育发挥积极的启示作用。
针对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提出了“专业分类、教学分层、相互渗透、三位一体”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同时对教改中需要解决的教师认识问题、教材改革以及开放教学资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全面概述了中华女子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还针对改革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提出了对策、建议和今后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方向。
本文针对计算机公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软件陈旧的问题,提出增补教学内容和采用最新教学软件,保持教学与IT技术发展同步的建议;(2)针对新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个体差异突出,以及现行的“同样的教材/大纲”的教学方式的问题,提出采用“分层”的教学模式和实现方法;(3)针对第二门计算机公共课的设置,没有考虑各专业的实际需求,而是“一刀切”地让所有
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是女子学院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本文结合多年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指出了目前在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学校各专业的专业特点和需求,从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建立学生能力测评机制、提升教学水平等方面,阐述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思路。
教学建模课程是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一门课程,是数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鉴于中华女子学院数学教学现状,以及数学建模课程的特点,总结女子学院建设数学建模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经验。
本文论述了将社会性别研究成果引入法学课堂的必要性、经验和努力方向。揭示了开设《社会性别与法律》课程并开发其精品教材,引领教师做跨学科知识储备,在法学教学中渗透社会性别意识,对于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
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模式,诊所法律教育在增强法科学生执业能力、培养法律职业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女子学院为推动法学教育改革,于2005年成为中国诊所专业委员会成员并成功引入诊所课程。目前,该诊所课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针对发展进程中遇到一些课程设置中的困难和问题,试图分析并找出有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