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理劳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来源 :全国第二十五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qqz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病种之一,中医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一定优势,其在缓解症状、改善贫血状态、保护残余肾功能、推迟进入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等方面的疗效,己得到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的证实.本例患者外感风邪,失治误治,化生湿热瘀毒,久之伤及脾肾,脾肾两亏,气血阴阳俱虚。脾主运化、肾主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湿浊内生。治疗原则,一是重点调补脾肾;方中重用黄芪、党参,山药、茯苓健脾;同时配以枸杞子、菟丝子、桂枝、熟附子、杜仲补肾;在治本之同时,兼顾内有湿浊用黄柏、泽泻、车前草、大黄泻湿浊;久病入络,所以配以赤芍、当归、丹参等活血化瘀,又有养血补血作用。
其他文献
对《伤寒论》和法的定义、特点、代表方剂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张仲景和法原义是在重视保胃气的理论指导下,运用轻汗、缓下等法治疗正虚邪实内结较轻的病证,并使人体胃气和、荣卫和、表里和、脉气和(狭义和法),直至最终达到阴阳自和的一种治疗方法(广义和法).现代临床上常用的和解少阳法、调和肝脾法、调和肠胃法、表里双解法等都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和法的发展与完善.
痹病是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肿胀、关节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湿病、血痹虚劳、中风历节等篇中对痹病进行了详尽论述,本文结合相关条文,在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等方面对其浅析,以期更好地将仲景方药应用于临床.
《金匮要略》中有多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最常见的是望、闻、问、切诊,同时还要结合患者发病时间、所处生活环境、患者自身体质、以及患者病史等来了解疾病信息,把握疾病本质,从而进行对症治疗.其中以呼吸是否异常来辨病则属于闻诊的范畴,在《金匮要略》中,仲景多次提到异常呼吸与脏腑病变的关系.
本文从“六经为百病立法”之说入手,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以痹证为例,通过梳理六经病证相应的理法方药,结合痹证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初步探讨痹证的六经证治规律.痹证初起,往往邪在三阳:风湿在表,发汗散邪;邪郁化热,清热宣痹;少阳气郁,调气和血.若痹证日久,从阳入阴,正虚邪恋,则取决于中焦脾胃的功能状态,以及肝肾阴血阳气充盛与否,分别以调补脾胃、温肾养肝、养血通脉为主治疗,即可按六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可以合病、并病、两感和互相传变,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的辨证方法。通过六经辨证探讨《伤寒论》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方,以期更好地指导经方在皮肤
“八法”由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明确提出:“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仲景书中虽无八法之名,但在疾病治疗中早已有“八法”的应用体现.在研究经方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时发现除仲景明确记载治消渴的方药以外,仍有许多经方在消渴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行之有效,并且后世医家在临床运用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总结《伤寒杂病论》治疗消渴的方药,从治疗方法的角度探究,经方在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
毒性是中药的药性之一,用之得当则事半功倍,用之不当或病重命殒.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对毒性中药的运用独具匠心,常根据病因、病机、病势缓急、病情轻重、药性和病人体质等多方面确定运用毒性中药的原则,慎重地选择毒性中药种类、炮制、用量、配伍、剂型、煎煮法和调护,以期降低中药毒性,增强临床疗效,至今仍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笔者以张仲景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为具体参考,以相关经方条文和历代学者对此的研究为依据,来探析张仲景辨治情志病具体临床诊疗效果.从而得出,仲景主要以五脏来辨证情志疾病,以五脏治神,调整阴阳.具体运用养阴活血法,辛寒折热法,调肝降逆法,重镇安神法,心肾相交法等特色的治疗譬如不寐、脏躁、癫狂、奔豚病、百合病等情志疾病.仲景辨治情志病对当今临床情志病的诊治和治疗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一定临床价值.
经方运用于临床疗效确切己成共识,而经方的合方应用,尤其与时方的合用,更有助于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笔者已不止一次介绍过应用经验,本文只着重介绍一首合用方的临证体会——“六三汤”.“六三汤”为本人20多年前跟导师秦家泰教授作学术经验继承人时与老师共拟方,其方组成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去炮附子、桂枝二味,再以《成方便读》之四妙散去苍术合方而成.其药物组成有生地、丹皮、泽泻、山萸肉、茯苓、山药、
读通仲景《伤寒论》,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于临床,不仅要明白条文的意义,还需要前后文义相互对照贯通,再结合各家的注释和自身的理解,并通过临床的实践去掌握.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条文意义,推导病机,以方测证,联系相关理论引伸临床应用,如对一些错综复杂的病证,则应抓主证与主方,再随证配合用药,使用方切中病机.但《伤寒论》方的临床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后世丰富的时方,与经方起着不可或缺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