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中PM2.5浓度与水溶性离子特征研究

来源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enc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微环境空气中PM2.5的污染水平及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特征,本研究于2015年2月6日~12日选取了6个室内采样点和1个室外采样点进行昼夜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除实验室外,其他采样点如单人办公室、多人办公室、文印室、吸烟办公室及住宅区PM2.5的浓度均超过美国环保署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65μg/m3),且几乎所有采样点PM2.5浓度均表现出工作日大于休息日,昼间大于夜间的规律,说明吸烟、烹饪、粉尘及动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水溶性离子人为活以NH+4、NO-3及SO2-4居多,占总离子浓度的81.17%~89.70%,与PM2.5浓度变化趋势一样.
其他文献
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环境状况及污染特征,本文选取梁滩河和龙溪河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水质进行评价,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挥发酚、石油类和总磷(TN)等8项指标,评价结果表明梁滩河流域污染物严重超标,水环境状况严峻,但由于近年实施的综合整治工程,使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抑制;龙溪河流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但垫
为全面了解丹江口水库流域丰水期磷污染特征,于2014年8月初对库区26个点位及10条主要入库河流入库口处的表层水样进行了采集,分析了磷形态含量,探讨了磷的赋存形态特征.入库口总磷(TP)检出范围为0.006~0.797 mo/L,其中泗河入库口和神定河入库口水样中TP最高;丹江库区(DK)入库口水样中颗粒态磷(PP)占TP百分比为54.48~75.50%,显著高于汉江库区(HK)入库口.库区TP范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河流底泥污染不断加剧.河流底泥环境质量变化较大,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发生的地域和规模在逐渐扩大,危害也进一步深入.本文就河流底泥污染种类,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以及营养元素污染,并分别从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生物修复方面提出了应急防护恢复措施,指出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特有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大力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如高等植物对底泥中重金属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一个环境大气监测点,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及单颗粒分析方法分析了污染物累积过程中气溶胶细颗粒物的理化特征,重点关注了烟尘粒子的老化过程,并分析了黑碳粒子的形貌和混合状态的演变。结果显示有机物、硫酸盐和黑碳是晴天大气颗粒的主要成分,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浓度在霾形成过程中不断增加.晴天大气中氯和黑碳等一次成分的浓度与霾天类似.晴天大气中颗粒物在形态、混合状态和老化状态方面不同于霾天.
为深入了解南京市大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和理化特性,使用FA-3型9级撞击采样器和青岛崂山KC-120H型智能中流量采样器分别对不同粒径的气溶胶粒子进行膜采样并进行后续实验室分析和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南京颗粒物污染严重,整个观测期间,PM2.5、PM10和TSP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6.5、170.6和199.2μg·m-3,PM2.5/TSP为60%,PM2.5/PM10为68.3%,主要为细粒子
基于河北香河地区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的激光雷达数据,运用梯度法与观察法相结合的手段获得边界层高度信息,并与北京南郊探空资料获得的边界层高度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界层高度的月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手段得到的边界层高度较为一致;四个季节的边界层高度分别为:春季1748±678 m,夏季1324±379 m,秋季1320±618 m,冬季1219±511m;边界层高度与1km
本文归纳总结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评估的流程,分析了多目标规划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用于大气污染技术评估的具体案例及其优缺点;并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广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指出我国目前我国急需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动态的和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标准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面的评估工作;制定一系列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污染物的优化控制方案,以提出我国
本文通过对2015年4月15-16日北方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中8个东部受影响省会城市的PM10和PM2.5逐3小时浓度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沙尘在输送过程中对影响区域的PM10和PM2.5作用显著不同,PM10浓度与地面大风区域对应较好,而PM2.5浓度与1000hpa的辐散区对应较好;PM10随着远离沙尘源地出现规律性的峰值传递,峰值强度逐渐减弱,PM2.5和PM10浓度在输送过程中的变化呈现明显的
有研究显示:随着CO2不断排放,全球变暖日益加剧,全球大气结构(主要指对流层和平流层)正在发生不可逆深刻变化,进而铸成大气环流新格局.具体而言,对流层中的浅(深厚)层、低(高)层、中小(大)尺度大气结构正在趋向稳定(不稳定);它们所对应的洛伦兹(Lorenz)循环能量正在减弱(加剧);它们的波动性也在减弱(增强).针对浅层、低层、中小尺度大气,夏季或冬季表现为水平位势梯度明显减弱,导致低层地转风减
本文采用改进了的BCR连续提取法,将重金属元素形态分为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分析了灰渣中Cr、Mn、Ni、Cu、Zn、As、Cd和Pb这8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在不同燃烧温度和不同通风条件下的变化特征规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以残渣态赋存形态存在,且8种重金属的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含量极低且分布比基本不受燃烧条件的影响;随燃烧温度升高8种重金属元素的残渣态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