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雌性大眼金枪鱼生殖特征研究

来源 :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9年7月~2009年12月在东太平洋采集的1313ind大眼金枪鱼样本,其中雄性752ind,雌性561ind,对东太平洋地区雌性大眼金枪鱼的生殖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眼金枪鱼卵巢发育过程中,卵细胞的发育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卵黄泡前期、卵黄泡后期、核迁移期、水化期和排卵后期七个时相;并据此将卵巢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卵黄泡前期、卵黄泡后期)、排卵期和排卵后五个时期.(2)雌性大眼金枪鱼叉长体重关系为W=2.0000×105L2.9837;50%性成熟叉长为136cm.(3)根据卵巢的发育状况和性腺指数月份的关系,表明10月至12月也是东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的产卵高峰期.(4)通过组织学鉴定表明,对大眼金枪鱼性腺发育期的判断,目测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大亚湾海域鱼类的记录进行了整理,并分析了各分类阶元的密度,分类阶元包含指数,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目级和科级水平相似性及整个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指数等.结果表明(1)大亚湾海域记录鱼类22目94科206属320种,以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居绝对优势,其丰富对高达809.09,并有典型的热带珊瑚礁栖性鱼类栖息;(2)大亚湾海域鱼类的各阶元的密度分别为目0.00
研究了新疆布伦托海轮虫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经过2006年秋至2008年夏对轮虫季节和空间变化的研究中得出,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在2006年秋季和2007年夏季达到高峰;在水平空间变化中,根据岛屿理论,大水体的轮虫种类比其他三个小水体多,而密度和生物量在小水体的骆驼脖子中达到最大。根据轮虫的习性,在大大水体中,湖心区的轮虫种类、密度和生物量都达到最大值。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中,非生
使用mtDNA Cyt 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分析长颌鲚、短颌鲚及凤鲚成鱼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长颌鲚和短颌鲚间的遗传距离在0-0.5%之间;凤鲚与长颌鲚、短颌鲚的遗传距离分别在7.9%-8.9%和7.7%-8.6%之间.用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的NJ分子系统树显示,长颌鲚和短颌鲚不能形成彼此独立的分支,而是混合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支;凤鲚则形成另一个分支.对长江口沿岸区域的鲚属仔鱼Cytb基因
随着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发展,大青鲨(Prionace glauca)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兼捕渔获物当中,并在世界鲨鱼翅交易市场中所占比例突出,但是,由于缺少捕捞统计方面的数据,无法对其资源量进行合理的评估,本文通过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期间,在马绍尔群岛海域专属经济区内进行海上调查取得43个站点的大青鲨兼捕数据,以及测得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环境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各环境因子与大青
以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幼鱼为试验生物,在急性实验结果(96hLC50为10.73mg·L-1)下根据安全浓度设置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的曝露剂量为0.12、0.60和3.00mg·L-1(以丙酮为对照),曝露进行6h、12h、24h、48h和96h后,分别检测肝脏和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乙酰胆碱脂酶(ACh
采用显微镜技术对哲罗鱼腺体形态及分布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哲罗鱼腺体及腺体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结果如下:1、大型腺体有肝、胰脏;2、腺体细胞主要分布在(1)皮肤(2)鳃:三种黏液细胞组成;(3)口咽部:有二种黏液细胞组成,不同部位含有数量不同的黏液细胞;(4)食道:有大型的黏液细胞; (5)胃:有二种黏液细胞,胃上部贲门部为黏液细胞,胃底为胃腺细胞,幽门处无腺细胞; (6)盲囊:有大量的黏液细胞,
金枪鱼类会聚集在漂浮物体周围,人类依据该特性研制出集鱼装置(FAD fish aggregation devices)并使金枪鱼围网的产量和捕捞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地提高。但FAD吸引金枪鱼的具体原因以及其广泛使用对于金枪鱼渔业和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目前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问题,国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的以FAD周围金枪鱼为研究对象的个体行为学实验。本文归纳并整理了过去二十多年中较为
根据2007~2008年智利外海茎柔鱼资源调查期间采集的样本,以耳石最大宽度MW与其总长TSL之比作为表征耳石生长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研究性成熟和个体大小对耳石生长的影响.分析认为,雌性个体的耳石MW/TSL与性腺成熟度存在相关性,性成熟度Ⅰ级与Ⅲ级、 Ⅱ级与Ⅲ级个体的耳石MW/TSL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雄性个体的耳石MW/TSL与性腺成熟度无关.雌性个体的耳石MW/TSL与胴长也存在
本研究利用2010年1月至5月在闽南-粤东、闽东、温台和烟威渔场采集的254尾产卵期日本鲭样品,初步探讨了东黄海日本鲭的种群结构。每尾样品先以框架测量法(Truss method)测定20个框架数据;再利用相对生长测定法(Allometric method)对框架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个体大小差异对分析的影响。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和相似性分析(Analys
对池塘(PG组)和网箱(CG组)养殖匙吻鲟的生物学性状、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成分及皮肤亚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PG组肥满度(P<0.01)和脾脏指数(P<0.05)大于CG组,而吻长/全长值小于CG组(P<0.05);(2)PG组血清ALB和GOT水平显著高于CG组(P<0.05),GLU水平低于CG组(P<0.05);(3)PG组肌肉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高于CG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