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社区十年间散居婴幼儿发生单纯性肥胖症情况分析

来源 :全国第九届儿童发育与临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dyj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管辖社区婴幼儿单纯性肥胖症发生情况,为更好地降低其发生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2年-2011年十年间在我院儿保门诊进行系统管理的散居婴幼儿1641人,进行单纯性肥胖症发生情况及与喂养方式关联性分析,单纯性肥胖症诊断以世界卫生组织性别身高体重评估表为依据。
  结果:我社区1641名婴幼儿,发生单纯性肥胖症136人,发生率为8.29%,男女患生率分别为10.14%和6.35%,男高于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程度,以轻度为主,男女肥胖程度差别不大;年龄分布以小于6个月婴儿为多,占38.97%;与喂养方式关系分析,单纯性肥胖症在纯母乳组的发生率为6.65%,非纯母乳组为10.62%。两组相比较,χ2=8.2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管辖社区十年间婴幼儿单纯性肥胖症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婴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降低了婴幼儿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率,为保护性因素。应加强对产妇进行切实可行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大力提倡纯母乳喂养,从而预防和减少散居婴幼儿单纯性肥胖症。
其他文献
对中医气功学在日本的普及教育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教学内容、气功教室的内容及程序,并指出中医气功学在世界普及的关键也是让中国医疗气功在世界上真正起到能防病,治病的效果的关键。十几年来的成绩证明了这些日本人的气功讲师们用中国医疗气功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希望和光明用心血换来了成果。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中行为的塑造需从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中按照适当的速度来培养,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初始起点与最终目标的定位,以社会技能的塑造和培养为例进行讨论。
首先,利用影像学技术对早产正常颅脑新生儿进行解剖;其次,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的特点;再次,分析常见新生早产儿脑损伤的表现;最后,指出影像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干预对培养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影响,为儿童的优育优教提供依据。  方法:在全国10个省市20家医疗单位的通力协作下,最终在符合要求的婴幼儿中随机抽取出274例作为干预组,采用由国内专家组创建的婴幼儿健全人格培养方案进行系统干预,并与253例正常未进行干预的儿童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幼儿人格发展趋向量表、儿童行为量表、CDCC、16pf、家庭环境量表、儿童气质量表等标准化工具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措施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8年12月-2010年06月在我院就诊的253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25例)和未干预组(128例),并设立正常儿对照组(105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  结果:干预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危儿的
目的:探讨生物学因素及环境因素对高危儿童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五大能区发育商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596例于本院保健科就诊的可疑生长发育落后的高危患儿资料。采用修订后的Gesell发育量表对患儿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行为五个功能区的发育商进行评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影响儿童发育商的各假设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影响发育商的决定因素。  结果:父母受教
目的:对发育行为门诊病例进行分析,了解就诊儿童中疾病的分布和年龄的趋势,为开展进一步工作提供实践依据。  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诊断标准,对612例发育行为门诊病例进行疾病学诊断。其中有部分就诊儿童的症状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处于亚临床状态。将病例分为以下主要范畴:①行为问题: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症、品行障碍;②语言及言语发育问题和障碍;③学习问题或学习困难;④
目的: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全血内矿物质缺乏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末梢全血中的矿物质含量及问卷调查。卡方检验分析方法。  结果:长春市0-6岁儿童低锌率52.77%,低铁率35.78%,低钙率15.50%,低铜率2.01%,低镁率0.42%。儿童父亲的职业不同其低锌率、低钙率、低铁率、低铜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母亲的职业不同其低锌、
目的: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遏制儿童单纯性肥胖进一步流行制定干预措施而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向家长问卷调查超重至肥胖儿童的影响因素。  结果:肥胖的发生率为9.32%,城区高于农村,没有性别差异,在1个月、1岁、4岁半-5岁三个年龄段检出率较高,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相关。  结论:我市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骨密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用定量超声仪对325名婴幼儿进行骨密度检测并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  结果:有10个为婴幼儿骨密度减低的危险因素,按相对危险度大小依次为:有无牛奶、服用VitD及钙、定期体检、经常疾病、出生体重、年龄组、孕周、文化程度、佝偻病表现等。  结论:儿童应定期体检,做到科学喂养,及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有利于提高儿童的骨密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