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洞穴系统中水-气CO2分压对洞穴沉积环境的影响--以皮硝洞为例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暨中国旅游洞穴联盟第三次理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白云岩岩层中所发育洞穴系统中的中的洞穴水水—气CO2分压对洞穴沉积环境的影响.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对绥阳双河洞系中的皮硝洞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一个水文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皮硝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2+-Mg2+和SO42--Ca2+-Mg2+型水,受到上覆石膏岩层的影响很大,SO42-离子浓度的急剧升高改变了洞穴水原先的化学特性;2.洞穴水的矿物饱和指数SIc,SId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的同时又与水中CO2分压(PCO2(water))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PCO2(water)与水样的PH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两者均与外界降水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3.△PCO2和SI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洞穴滴水的脱气-沉积作用是否发生的判断标准还需根据不同洞穴的情况具体分析,其值与理论值差异较大,但是证明了"表观饱和指数"的客观存在.
其他文献
针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逆变器通过PWM方式输出电压的同时也包含谐波成分,导致转矩脉动变大,电机发热增大等不利影响.本文从谐波产生的原理出发,建立产生谐波的数学模型,得出开关角与谐波产生的关系.采用牛顿算法和同伦算法计算出所需PWM波的开关角,从而消除特定次数谐波,即SHEPWM.通过仿真分析比较验证SHEPWM技术可以消除一定范围内的谐波,从而减小转矩脉动,提高控制性能.
船舶信息化系统面临整合各个独立信息系统的挑战,进行有效集成以满足全船信息化要求,同时发展安全、容易接入、用户友好、便于使用的基础架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以服务为基本元素,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即服务)通过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联系起来.本文以某船辅助决策系统为例,研究基于SOA体系架构的实现方法,并解决不同语言开发的Web服务之间的相互通信,为
文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使用的一种高效、灵活的开发体系进行了介绍论述.从SOA开发模型、构件化、图形化、可视化平台对这种基于J2EE快速开发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方法论和最佳实践思路进行了展望,方法论和最佳实践是落实"Enterprise-on-Service"策略和获得灵活高效开发体系的最后一环,也是相对更为长久投入建立的一环。企业需要站在更为全面的角度规划和设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业务蓝图和SOA的
传统的数据备份在性能、自动化程度、对应用系统的影响程度、可管理性等方面有不少制约.随着企业各信息系统应用数据量的激增和数据维护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备份对业务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备份介质的管理也成为一大挑战,手动备份的功能与风险已无法再接受.本文通过对数据分层、虚拟技术的分析,研究虚拟机环境、SAN存储平台下的信息化应用基础平台新常态,提出以SAN架构为基础的智能化自动集中存储备份技术的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半潜式海洋工程平台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结构并且通过实例重点介绍了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中最先进的DP3系统的试验方法为读者深入全面的认识动力定位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在阐述DP系统的原理、组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DP系统的调试方法,包括水声定位系统测试,自动轨迹运动测试,自动控制测试,系统转换试验,手动控制试验以及对DP系统调试的流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调试程序结构,对
为了保护好这座世界级的地质遗产,并使洞穴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2016年1月19日对贵州织金洞进行了初步考察,同时对织金洞的洞穴气候环境进行了调查监测。根据织金洞的开发保护现状,编制织金洞地质遗迹洞穴景观资源开发与洞穴气候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述了洞穴景观污染的原因,分析了洞穴景观污染物的危害性,总结了洞穴污染景观清洗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了防止洞内受污染景观在清洗中受到损伤破坏,在清洗工
洞穴作为一个独特的地下空间,环境极其脆弱,尤其是在旅游开发之后.本研究从岩石、大气、生物、水文、旅游开发与游览、洞穴管理六个角度构建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重庆市武隆县芙蓉洞为例,采用指标评价法对其环境脆弱性做出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芙蓉洞自然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洞穴深处的区域环境极端脆弱;(2)在旅游活动影响下,芙蓉洞人为环境脆弱性极高,约一半的区域处于高度和重度脆弱状态,仅有靠近洞口
喀斯特洞穴窝穴作为洞穴小形态的一种,记录了喀斯特地区地下河的演变过程和洞穴的发育状况.文章通过对双河洞系统中阴河洞、响水洞洞穴窝穴的规模、形态大小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了两洞穴窝穴形态的差异性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在规模上,阴河洞窝穴分布面积较小,但窝穴数量相当可观,响水洞洞内窝穴分布数量巨大,范围广泛,成千上万的窝穴沿洞穴通道两侧分布;在平面形态上,阴河洞内窝穴扁率要高于响水洞;在垂直剖面上,阴河
南洞地下河由南支洞、北支洞两个独立地下河系统组成,并在复杂的洞穴系统内混合后通过多个出水点出漏地表.特殊的洞道结构和极差的洞内空气环境,给各子系统径流量的测量、区分、监测和演化等研究工作带来困难.本研究以端-源法为指导思想,利用枯季对洞穴探测研究,并在两地下河和洞外三处采水样进行分析.分析了南洞地下河水化学特征和该时期泥沙含量、氢氧同位等特征;根据溶液稀释规律对水化学离子、同位素和河流泥沙含量等指
本文讲述了中国岩溶地貌景观及其控制因素,分析了中国主要岩溶地貌景观类型及其代表,鉴于岩溶自然因素和多种文化遗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宣传、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必须同时传播有关的岩溶知识,从而更增强这些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并采取更为有效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