氡子体累积法在铀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来源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寻深部隐伏铀矿找矿方法是目前铀矿探索的热点,也是难点.笔者根据近几年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铀矿找矿中的实践和研究,认为氡子体累积测量方法适用于西北部地区气候相对干燥,且以花岗岩类为主的地区铀矿深部找矿.能够实现直接对放射性异常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确定其放射性核素铀含量分布规律和确定异常位置,大致查明异常与构造、岩体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对该地区铀矿异常作出快速评价.
其他文献
致密砂岩气藏是指有效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绝对渗透率小于1×10-3μm2)、孔隙度小于10%的砂岩气藏.目前,世界上70多个盆地广泛分布着致密砂岩气藏,我国致密砂气藏远景资源量达12×1012~100×1012m3,开发潜力巨大(张水昌等,2009;朱如凯等,2009).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致密砂岩气体渗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姜福杰等,2007;杨建等,2008;徐兆辉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发育于海洋以及陆地永冻层之中(Matsumoto et al.,2011),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能源矿产(刘玉山和吴必豪,2011).因此,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如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加拿大等都制定了各自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计划,加紧调查、开发和利用研究(Koh et al.,2012).2008~2009年中国成功地在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钻获了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气体运移通道通过控制气体的优势运移方向来影响和控制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导致了水合物垂向和横向分布的不连续和不均匀(Bunz,2003).前人研究成果证实断裂、泥火山、底辟、气烟囱、海底滑塌体等地质构造作用作为气体运移的通道与水合物成藏关系极为密切(王秀娟等,2010;吴能友等,2009).研究区断裂广泛发育于工区的东北角及西南角,浅层断裂主要发育于新近系,第四系地层中较少,可为流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能源资源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50年.1965年,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发现世界上第一处天然气水合物矿床麦索亚哈(Messoyakha)气田,5年后开始商业化开采(Carlo Giavarini等,2011).当今世界正在积极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主要的活动和计划如图1所列.其中,日本和美国分别计划于2018和2019年开始商业化开采.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天然气水合物仍属于
所谓低电阻率油层(简称低阻油层)是指油层的电阻率增大系数界定为2或3的油层,即油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之比小于2或3的油层,或其本身绝对电阻率很低.由于低阻油层成因机制复杂,或与水层易混淆,用常规方法很难识别它们,致使大量油气资源被遗失.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6发现了大量低阻油层,作为一种非常规油层,在油气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据研究区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岩性、物性、电
太岳井田开采的2号煤为稳定主采煤层,平均厚度2.2m左右.大部分煤层处在奥灰静止水位以下,承受奥灰水压达0.043MPa,因此,受奥灰水害威胁比较严重.为防止奥灰水害,保证矿井采掘接续和安全生产,本文从矿井现实开采条件出发,对2号煤实施带压开采进行了评价,探讨实施带压开采的可能性.同时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概况以及防治水措施。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二叠系上统下乌尔禾组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尤其渗透率较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总体来说是一个埋藏深、低孔、特低渗、非均质严重的巨厚砾岩油藏.多年的开发实践表明,该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尤其是近几年进行的三次加密调整后,产量仍不稳定.为保障第四次加密调整开发阶段的稳产、增产,急需开展油层分类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提供的不同孔隙度与生产初期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可将目的层储层类型划分为五类。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气候所控制的湖平面变化以及沉积物的供给是陆相湖盆层序发育的范围、沉积的厚度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湖盆萎缩期,气候变化是影响可容空间变化和控制沉积特征的主要因素.黄河口凹陷是渤海盆地的一个重要含油气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南部,北部为渤南凸起,东部为庙西凹陷,东南部为莱北低凸起,南部为垦东-青坨子凸起,西南部为埕北凹陷(代黎明,2007).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发育主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绝大部分赋存于侏罗系地层,如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赋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和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准噶尔东部煤田赋煤地层主要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三塘湖煤田赋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阿勒泰地区哈尔交煤矿为新疆北部二叠系含煤的典型矿,该区面积50km2,自2011年以来,新疆地质勘查基金出资进行了地质勘探,现已达到详查程度,估算全区煤炭(332+333+334)资源量4.5
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勘探与开发促进了全球页岩气的飞速发展.2011年,我国将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能源.国内页岩气的研究一般集中在中国南方成熟度较高的海相页岩(Ro普遍大于2.0%)(邹才能等,2010;黄金亮等,2012).中国北部广泛分布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等富含有机质的湖相页岩,为中国陆相油气的主要烃源岩(邹才能,2013),但该页岩成熟度相对较低(Ro<1.5%),其微观储层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