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JQ型漂浮减阻器的研制应用

来源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建院七周年暨石油工程新技术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l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位移井、长段水平井套管下入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主要表现在:水平段长、位垂比大、套管自重加压有限,水平段及造斜段套管与井壁或上层套管壁间磨阻增大,严重影响套管正常下入,甚至造成套管粘卡事故,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针对该技术难题,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通过对大位移井下套管困难的原因和国外漂浮节箍的缺点进行分析,开发了XPJQ系列下套管漂浮减阻器,该工具克服了国外工具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固井后节箍内通径与套管内径一致,内芯附件与套管间隙大,在内芯下移时不会产生卡内芯事故,更加安全可靠,内芯是采用滑块承压,承载能力大,操作简单,解决了当前漂浮节箍的缺点,适合水平井、大位移井的下套管作业.并在胜利油田胜2-平17井、埕北6GA-16和埕北6GA-17取得成功应用.
其他文献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做出了新的规定.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退休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已经是完成了历史使命.自认是风烛残年,老朽无用了,也就自我放逐,吃吃玩玩度余生.不再学习、不思进步,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所以对外面的新世界越来越陌生,不能适应,甚至会有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全市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78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1年1.9万亿元人民币,20年增长了24倍.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普遍达到了小康.但上海是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的大城市,连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上海已面临土地、资源、环境、成本等一系列要素的制约,出现了结构性减速的局面.如今,市委、市府
"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新演进."互联网+养老服务",是将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养老服务业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产业链,促进养老服务业内容创新、模式革新和机制创业,未来必将空间无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要优先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
低碳经济的概念,学术界较为一致地认为:是指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就我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充分考虑当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应对气候变暖,还要充分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谋划、参与或影响国际低
从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腐殖酸等方面,就国内近5年来天然材料改性钻井液降滤失剂开发与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目前天然材料改性钻井液降滤失剂研究应用和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改性产物开发,通过分子修饰改善原有天然改性产品的性能等是钻井液降滤失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空气钻井能成倍(2~11倍)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减少地层损害.国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呈推广之势.在现场调研空气钻井钻柱断裂现象的基础上,利用目前断裂力学较成熟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对钻柱疲劳失效进行了分析计算.简述疲劳裂纹的特点及形成,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因素应力变化量、裂纹长度、温度、过载峰进行分析,并对钻杆裂纹不扩展的临界转速及临界钻压进行计算,得出一些防止钻柱过早疲劳失效的参考结论.认
钻井工程中钻遇活跃沥青层时,涌漏并发等恶性事故严重影响钻井作业的正常进行.针对中东Y油田沥青层钻井面临的严重钻井液漏失与沥青侵入问题,首先分析了沥青层特征和钻井液漏失特点,发现沥青与钻井液间的重力置换是钻井液漏失和沥青侵入的主要原因.研制了可视化沥青-钻井液动态置换模拟实验装置,分别在钻井液循环和静止状态下,模拟研究了钻井工程中钻井液与沥青的动态置换过程,分析了钻井液密度和黏度、地层裂缝宽度以及沥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缘山前构造带是中国石化大型天然气田的主力勘探区块,钻井过程中常钻遇大段的盐岩、膏岩和软泥岩等组成的高压复合膏盐地层,钻井液技术是膏盐层钻井的核心技术,所用钻井液密度常高达2.00g/cm3以上,密度增加,固含升高,自由水减少导致粘切上升,流变性变差,处理难度大,控制十分困难,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的控制成为了钻井液施工中的技术关键.针对膏盐层的特点,认真分析总结以往施工经验,认为固相含
伊朗雅达油田Kazhdumi地层分布着活跃的沥青质稠油,高压并含有酸性气体,为非目的层,需要钻穿并封隔该层后对下部产层进行开发.由于沥青层的分布规律不明,流体特征、地层压力差异较大,对钻井工程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在一期施工中,3口井由于沥青侵入被迫工程弃井,未能实现工程目的.经过国内外调研,沥青层的侵入问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现场针对沥青侵入,尝试了常规的惰性材料堵漏技术、注水泥堵漏技术、水玻璃
近几年来,我国在深井高温固井、非常规固井、泡沫低密度水泥浆、天然气防窜防腐固井、储气库固井、装备与软件、固井工具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满足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对固井技术需求.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非常规、深水、极地以及老油田挖潜,勘探开发的对象更加复杂,阐述了新形势下对固井技术提出的新挑战与技术需求,提出要以提高水泥环密封性为核心,重点加强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理论和技术、新型智能化固井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