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现存问题的思考

来源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23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全国乡镇卫生院管理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于2009年正式实施,从群众卫生服务需求来说,村卫生室对农村居民能否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定义、我镇村卫生室的现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结合基层医院实际,在转型升级期间管理方面呈现的一些特点及难点,进行梳理并试图寻找相关对策,使基层医院在转型升级期间管理上思路更广,方法更多,更贴合实际,进而提升管理效能.
目的:探讨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体会,进一步夯实三级医疗网"网底",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提档升级,提高群众受益面和获得感。方法:通过政府主导,加大硬件投入,妥善解决村医后顾之忧,实行村医"镇聘村用"的人员补充办法,以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创建为契机,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和村卫生室分级管理,以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为基础,积极开展签约服务,探索"四师"共管慢病服务模式,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进程,三级医疗卫生网络逐步完善,作为网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和预防作用逐渐凸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家庭健康责任医生团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医疗预防卫生的一个延伸,深入社区居委会,积极开展医疗、预防保健等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对常见疾病的认识,提高辖区社区居民对防病保健的积极性,提高居民对卫生事业的满意度,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世业镇卫生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本院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群众健康为优先,实施全专联合门诊、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等专项工作,先后创建成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省级示范卫生院"等荣誉称号,通过吸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构建科学、安全、有序、便捷的健康服务新格局.
扬州市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18家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每个县区平均3-4家,并且要求规划的区域中心必须按二级医院标准启动硬件建设,市财政对整体新建的区域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0万元.为把区域中心真正建成农村区域医疗高地,市委市政府同时提出到最迟2020年18家区域中心必须全部通过或达到二级医院评审标准.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市政府推动、市卫计委主导推出扬州市苏北医院和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该文介绍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卫生计生服务资源优化整合的具体做法,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指导下,从整合范围、管理体制、场所设置、实施步骤等方面阐述,探索镇级卫生计生改革的新思路.以期从实践中思考,改革中要注意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业务职能、服务流程等问题,特别要处理好人员管理和工作落实等改革稳定问题.
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文化的建设与医院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文化是社区卫生机构这一特殊主体,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并为社区卫生机构的全体成员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团体形象.优秀的社区医院文化是驱动社区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最终达到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群众满意、职工满意、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和内动力.社区卫生机构在
切实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乡村医生队伍已成为织牢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底的关键所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创新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38号)文件精神,高邮市三垛中心卫生院结合实际,探索研究乡村医生退出机制,激发在岗
目的:试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成效,为制定家庭医生制度和服务模式创新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3+X"组织架构、"三师"团队的建设,采用三级管理,实施"三定"服务和整体推动的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成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提升慢病管理效果,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增加基层服务能力和群众获得感.结论: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全面推
本院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按病种付费改革以来,病种的数量及质量逐渐提高,成效明显.医院获益逐步上升,按病种付费病例的药占比约为20%,提升了运行质态,规范了临床诊疗行为,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外转人次明显减少,分级诊疗得到有效落实,最终达到患者、医院、新农合三方共赢的局面.主要做法是:1、成立组织网络2、强化培训引导.组织学习相关政策,制定考核及奖惩制度,提高社会知晓率,引导参合群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