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的几种罕见不良反应

来源 :第七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道左氧氟沙星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临床的重视.方法:收集整理各种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学期刊上有关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按国际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制定的不良反应类别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喹诺酮类药物是自60年代初迅速发展的一类抗菌药.左旋氧氟沙星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而影响DNA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左旋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生素之间交叉耐药性少,故可作为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替换药物.据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医院用量上已排第2位,而且呈逐年增加.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上使用相当广泛,短短几年来已成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的首选药物,也正因如此,它的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也出现了许多较为严重的罕见不良反应,经统计左氧氟沙星能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血液系统的造成严重影响;主要引起的病症有:严重精神系统症状、严重神经系统反应、诱发哮喘、低血糖等.据专家分析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是因为该类药物其痱子结构中6位碳原子上有疏水性的氟原子,具有一定的脂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可抑制脑组织中r-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部位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反应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引起呼吸系统症状是因为抗原抗体反应.左氧氟沙星还能引起的严重的全身过敏性反应如:导致许兰—亨诺综合征、严重药疹、急性喉头水肿及过敏性休克.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优于其他上市的喹诺酮类药物,吸收迅速,半衰期长,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适中,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其他文献
脑卒中目前仍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脑卒中的发病数量也相应的增长,作为神经专业中最大发病率的脑卒中疾患,对其治疗手段众多,但至今仍
目的:探讨条片状皮层电极在术前定位及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癫痫手术术前和术中的皮层电极监测结果.结果:除一例外,其他145例皆监测到癫痫波并做了相应
目的:探索现代癫痫外科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癫痫外科在每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及代表人物.结果:我国癫痫外科在历经约半个世纪的进程中得到了蓬勃发展.结论:我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可行性、适应症和并发症.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3月手术治疗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6例,1例为药物引起的迟
利用PADS和R巧的诊断报告书写系统,在审核报告同时,随时获取具有教学价值的病例资料,作无信息损失的分类永久保存,简化并完善了影像教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解决了以往教学胶片管
CT增强扫描是CT检查中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CT增强静脉注射对比剂会产生一定的副反应,严重者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我院自1997年9月以来对1 960例患者行CT增强检查。现
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病因分外伤性及非外伤性,目前诊断主要依据X线摄片和CT扫描及少量MRI检查,但临床上往往显示不理想,诊断困难,而通过CT三维重建成像的方法来确定诊断则变得容
Gardner综合征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中的一种较罕见的症候群,由结肠息肉、骨瘤、软组织肿物三联征组成,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笔者对2个家系共20例进行了长期追踪观察与研究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关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通过对颅外段颈动脉的检测,可评价不同程度的ICA狭窄病变。它简便、易
目的:对紫金牛属植物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60﹪乙醇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结构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测定.方法:以稻瘟霉为生物活性筛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