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来源 :第一届华北心脏病学术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2008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11例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n=97例)和冠心病组(n=114例)。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冈素以及各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上述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以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显著多于非冠心病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踝肱指数在冠心病组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患者的左右颈动脉-股动脉段PWV和左右颈-桡动脉段PWV显著大于非冠心病组(P<0.01),而左右股-踝动脉段PWV在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差别无显著性。组和非冠心病组差别无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以及颈-股动脉段PWV升高、踝肱指数降低等与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 )。结论:同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一样,胸段PWV显著增高以及踝肱指数降低也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胸骨感染是心内直视术后的罕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8%~2.0%。其可累及主动脉和心脏切口,造成大出血,也可引起心内膜炎,治疗棘手。本文以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胸骨感染者2例为例,讲述了对患者精心治疗与护理,并将护理经验与体会作以总结。
心理护理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采用护理者与被护理者相互反应与关系,护理病人之心理情绪,认识与行为有关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解决病人所面对的心理困难,减少焦虑、忧郁、恐慌等精神症状,改善病人的非适应行为,消除对疾病痊愈不宜的心理因素,促进疾病的康复。术前术后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促进手术后伤口愈合、保证手术后病情稳定及痊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护理环节。
本文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1例,为单纯心外膜炎性纤维化和钙化为例,分析总结了单纯心外膜纤维化和钙化导致缩窄性心包炎的入院诊断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intercostal nerve freezing,ICNF)的方法、止痛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冷冻组100例,对照组50例。冷冻组病人于手术结束关胸前分别将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腔引流管的肋间神经用库兰K320型冷冻手术治疗机进行冷冻。对照组患者除不应用冷冻治疗外,其它同冷冻组。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比较两组病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胸骨移植治疗原发性胸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例原发性胸骨柄肿瘤和4例原发性胸骨体肿瘤切除后,取深低温冷冻保存同血型同种异体胸骨进行移植,修复胸壁缺损,其中2例取带蒂大网膜包绕移植胸骨,5例单纯移植胸骨,术后短期口服强的松防止免疫排斥。结果:随访0.5-11年,移植胸骨全部成活,均无免疫排斥。无骨折、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病人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对原发性胸骨肿瘤,同种异体胸骨
肺部并发症是胸外科术后最常见和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呼吸道管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总结前人和国内外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措施的基础上,针对病人年龄大、男性多、吸烟的多以及呼吸道的状况,从术前和术后采取了呼吸道的预防支持方案及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目的:总结肋骨牵引法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病人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自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22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病人应用肋骨牵引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例牵引过程中巾钳脱落,予重新固定。一般于牵引1周后胸壁反常运动明显减轻。22例病人均顺利恢复,未出现与操作有关的出血、肺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引起明显的胸廓反常运动时应尽早实施肋骨牵引,不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RFA)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技术已经广泛地用于肝脏、肾脏、前列腺等实质性脏器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理想的疗效。本文通过对采用模拟定位机和多层螺旋CT导向下RFA治疗周围型肺癌36例进行的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两种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myocardium,NVM)是以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目前以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标准,应用最为广泛,对其治疗主要是针对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合并心脏畸形的治疗,对存在房颤及其他血栓形成风险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各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218例患者分为CHD组(121例)和非CHD组(97例),分别进行右侧颈-桡动脉段(RC-R)、右侧颈-股动脉段(RC-F)、右侧股-踝动脉段(RF-A)和相应左侧动脉段(LC-R、LC-F、LF-A)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检查,分析冠心病患者的PWV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