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套种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来源 :全国农业水土工程第六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科技进步与资源合理利用程度的提高,灌区单一种植结构比例不断下降,套种、复种指数不断增加.2009年河套灌区磴口项目区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套种玉米与小麦套种油葵两种立体种植模式下,生育期内作物日平均需水量分别为:小麦3.06mm,玉米3.66mm,葵花4.08mm.根据田间波文比系统监测数据,通过多种方法确定项目区ETo并比较之,FAO-56推荐Penman-Monteith方法与Irmark-Allen拟合法计算的结果较符合当地实际.在非充分灌溉制度试验中,套种模式下最优处理与常规处理相比,小麦、玉米、油葵三种作物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5.12%、10.82%、31.77%;分别节约灌溉用水900m3/hm2、1 350m3/hm2、525m3/hm2;灌溉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3.17%、22.05%、19.64%.研究证明,高效的种植模式伴随合理的水资源分配,为农业水土工程的进展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以井渠结合的柳园口灌区为例,采用经验公式法分别计算渠灌区及井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在此基础上考虑回归水的重复利用,对各项计算值加以修正,计算实际灌溉用水效率,并分别计算井渠两部分在一定渠道防渗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条件下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结果表明,在考虑回归水重复利用的情况下,灌溉用水效率从0.5702提高到0.7167,增幅明显,相应节水潜力空间变小;在全灌区渠道衬砌条件和管理水平皆达到一定水平时,灌
针对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紧张,坡地资源利用潜力巨大,土地利用评价研究薄弱问题,基于GIS软件,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燕沟流域DEM数据、坡度数据以及不同年代土地利用数据,对燕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坡地资源潜力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燕儿沟流域以旱地农田与草甸草地为主,经过1995~2000年大规模治理,陡坡(大于25°)农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化,缓坡上林草地向农地的转化,以及坝地梯田增加最为显著.但流域内陡
本文选取湖北省各县市易涝耕地面积、渍害田面积等要素作为评价涝渍灾害影响程度的指标,采用序关系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从而得到涝渍灾害综合评价值;以湖北省境内74个气象站点日降水量资料为基础对涝渍灾害与降水的空间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涝渍灾害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东部以及西南部的部分地区,而北部以及西北部地区受涝渍灾害影响程度最小.同时发现涝渍灾害与降水强度、非常湿天降水
本文考虑层状土壤地下滴灌水氮运移特点,基于Hydrus-2D软件建立了层状土壤地埋线源施用硝酸铵(NH4N03)条件下水氮运移的模拟模型.为了验证所建立的模拟模型,在均质砂土、均质壤土、上砂下壤和砂土夹层四种土壤中进行不同毛管埋深条件下的地下滴灌施肥灌溉试验.根据试验条件和土壤特性确定模拟模型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参数,模拟结果表明水氮分布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利用验证后的模拟模
秋浇是河套灌区淋洗盐分和春季保墒的重要措施.本文在田间小区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河套灌区不同秋浇定额对农田土壤盐分的淋洗的效果.结果表明:秋浇定额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灌水定额越大盐分淋洗效果越好,表层土壤盐分在秋浇的作用下向下迁移;秋浇后土壤pH值减小,土壤中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含量减少;土壤SAR的降低幅度和灌水定额呈正相关关系,秋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结构.合理的秋浇制度的制定除考虑秋浇定
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干湿状况下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情况下,其空间分布主要是结构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在土壤含水量较高情况下,其空间分布主要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维数也表明土壤潮湿情况下土壤含水量空间依赖性较小.MoransⅠ系数也表现为潮湿情况下,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关系较弱.灌区在节水改造实施后,农业活动(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结
为探讨新疆棉花节水新途径,采用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的耗水量、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在田间设置四个水分处理,利用取土烘干法监测棉田根区土壤贮水量的变化过程,并实测了棉花形态指标和产量;利用水量平衡法求得不同处理棉花各生育期的日均耗水量与蒸发皿系数.结果表明,与充分灌相比,适时适度的水分亏缺对棉花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灌水量减少了24.88%,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35%.
准确测定蒸发蒸腾(ET)对于制定合理灌溉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两台大型称重式蒸渗仪与一套涡度相关系统在中国西北旱区监测了2009年玉米全生育期的ET过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法测定的ET值.结果表明,两台称重式蒸渗仪都能准确测定玉米的ET,用它们的ET平均值(ETL)与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的ET(ETEc)进行对比.直接测定的ETEC不管在白天还是夜间都与ETL差别较大.因此,利用波文比强制闭合法
水分养分胁迫对作物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不同的灌溉施肥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根、茎、叶、穗干物质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养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根、茎、叶和穗的分配系数变化显著,水分养分胁迫严重时,根分配系数会增大,而穗分配系数会减小,从而影响产量.本研究为合理确定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该文以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根据土壤水分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在大棚内设置了三个滴灌施肥处理与试验地农民灌溉施肥习惯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水分利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灌施肥在增产16-26%的基础上,节约灌溉用水49%~51%,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3~1.4倍,可达39 kg· m-3左右;增加了果实含糖量与糖酸比,并保证了维生素C的营养价值.在施用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