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Cl3-CoCl2二元系相图的研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uto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图是材料科学研究的基础,作为系列研究稀土氯化物熔盐体系相图的一部分,本文利用差热分析(DTA)和X射线结构分析(XRD)方法研究了EuCl3-CoCl2二元体系相图.用CCl4高温长时间氯化Eu2O3制备无水EuCl3,CoCl2·6H2O在干燥HCl及N2气氛中,减压脱水制得无水CoCl2.结果表明,该体系有一个异份熔化化合物EuCl3·2CoCl2,转熔点为548℃,EuCl343.5﹪(摩尔分数);低共熔点为495℃,EuCl367.8﹪(摩尔分数).由相图计算出EuCl3和CoCl2的熔化热分别为50.86和30.70kJ·mol-1.同时探讨了相图的某些规律.
其他文献
讨论磁性纳米粒子在微波磁性器件中应用的可能性。
以二茂金属化合物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常温稳定的铁磁性二茂金属有机磁性材料,它具有重量轻,宽温稳定,低磁损及易加工等特点,特别适于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军工、航天和微波通讯,经改性后的磁电双损型金属有机磁性材料则可用作3cm波的轻质吸收剂。
该文讨论了S波段槽形波导移相器的设计并给山了该移相器各种参数的实验数据。
本文利用浸渍法在LF21铝合金表面制得了黄色的稀土转化膜.研究了影响成膜的各因素如氧化剂的种类及加入量、成膜液pH值、溶液稀土浓度、转化时间、转化温度等对成膜及膜的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成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成膜液主盐:Ce(NO3)310g·L-1,氧化剂:KMnO4+K2S2O8,加入量各1.0g·L-1,转化温度25~30℃,转化时间30min.利用盐水浸泡试验评价了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稀土转
本文用直接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利用TG和ICP确定了其组成.IR和XRD的分析表明,配合物具有Keggin结构,对其进行了Gd的化学热扩渗,ICP和XPS测试表明微量元素Gd已渗入到配合物的表相和体相中.TG-DTA分析表明扩渗后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并且扩渗后化合物的导电率为3.05S·cm-1,比扩渗前提高了1×107倍.
本文对La-Cu-Na-γ-Al2O3进行了BET,XRD,XPS,TPR以及DRIFT等表征分析,研究了La和Cu对Na-γ-Al2O3的改性,以及低温下(448K)La-Cu-Na-γ-Al2O3吸附储存SO2和NO.研究表明,在Na-γ-Al2O3上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Cu和La,催化剂的比表面下降,热稳定性增加.Cu-La-Na-γ-Al2O3上La增加了Cu-O晶格氧的活性,即La-Cu-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C16H36O4Ti)为原料,采用低温水解法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制备过程中对其进行镧掺杂,并对所制得的掺杂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紫外漫反射光谱(DRS)、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IR)分析.结果表明:对所合成的前驱物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焙烧,当温度1000℃,掺杂镧量为0.5﹪(原子分数)时所得掺杂二氧化钛已经完全转变为金红石型;焙烧温度900℃时粉体的吸光性能最好
本文研究了Sm4(SiO4)3晶体的析晶行为.以Sm2O3和透辉石(CaMgSi2O6)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Sm4(SiO4)3晶体.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对Sm2O3/透辉石(CaMgSi2O6)复合助烧剂熔块孔洞中的Sm4(SiO4)3晶体进行了形貌和元素分析.熔块孔洞中生长有片状、板状、枝状、柱状和针状的Sm4(SiO4)3晶体.由于所含Ca,Mg,Al和Fe等杂质的不同
本文采用新的膜分离过程即微乳液/中空纤维膜萃取,在不同料液与微乳液流量比、不同萃取时间、不同料液浓度以及不同温度等条件下进行了镧(La3+)、铈(Ce3+)、镨(Pr3+)、钕(Nd3+)4种轻稀土离子的逆流萃取.所用萃取体系为W/O非离子型微乳液体系(OP-7+OP-4)/苯甲醇/D2EHPA/煤油/HCl溶液.结果表明,采用单个膜萃取器萃取时,微乳液和料液流量越小,料液浓度越低,萃取率越高,内
本文以甲壳素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水杨醛氨基葡萄糖席夫碱及其La(Ⅲ),Sm(Ⅲ),Nd(Ⅲ),Gd(Ⅲ),Yb(Ⅲ)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差热分析、摩尔电导率及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配合物结构.利用HTMI-2000型阿达玛变换显微图像分析仪,采用细胞核DNA-吖啶橙体系荧光抑制法,研究了上述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与细胞核DNA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