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研究与试验

来源 :2004年中国节水农业科技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改善农田表面平整程度和种床条件,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布的均匀程度,有利于控制杂草和虫害,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在消化吸收了现有国外先进激光平地技术基础上,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开发了用于农田平地的激光接收与控制装置、液压调节装置、旱田和水田平地铲装置等。 利用该系统与光谱精仪公司的激光控制平地系统,分别在旱田和水田进行了平地应用与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激光控制平地系统工作性能稳定,旱田平整精度达到了国外同类设备的水平,与国产中等马力拖拉机液压动力输出匹配较好。与进口同类系统相比,研制的激光控制平地系统成本降低了50%以上,并增加了一些实用控制功能。
其他文献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是著名的农业大省,然而,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剖析了适宜的农业节水措施,针对松嫩平原季节性干旱的特点,提出采用“蓄、保、补”综合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实现农业节水、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提出了促进农业节水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对节水高效绿洲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新疆绿洲节水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本文通过我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分析,系统地论述了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集成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集成的建设设想及建设途径和河南辉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的技术集成体系。
本文在分析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特点的基础上,对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农业节水技术适用性及节水技术推广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节水技术研究推广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硅烷耦联剂KH550对玻璃纤维增强MC尼龙存在最佳值,KH550最佳含量为0.2%。此时,弯曲强度提高了35.8%,拉伸强度提高了46.6%;表面处理对玻纤增强MC尼龙复合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进行耦联处理时,玻纤/尼龙界面为薄弱环节,加入玻纤形成的玻纤/尼龙界面相当于缺陷,而使MC尼龙的弯曲强度降低了28.3%,拉伸强度降低了27.4%;试验结果表明,耦联剂KH550质量与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节水灌溉输水管网化发展的现状、趋势、需求等进行分析,对农用输水管材研发重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地下滴灌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未来灌溉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地下滴灌研究与发展现状,对地下滴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今后地下滴灌亟待研究的内容,以期促进地下滴灌的健康发展。
概况地总结了宁夏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目标;灌溉输配水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生物与农艺节水技术、高效用水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以水权为中心的农户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技术的推广利用是宁夏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根据区域地理条件、水资源特点、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集成了适合区域节水灌溉的技术模式和节水农业管理技术,提出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措施,为宁夏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技
区域适宜性农业节水技术与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水资源供需状况等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区域相对差异性和区内相对一致性的特点。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适宜性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认为我国应继续开展区域适宜性农业节水农作制度与优化技术研究;加强土壤-植物-大气联合调控技术;推广蓄水保墒旱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及配套机具;建立节水高效农作制度智能化决策平台以及推进城镇污水资源化的进程,从而找出一条符合我国自
内蒙古准格尔旗集雨补灌旱作农业示范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砒砂岩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集雨补灌是缓解当地干旱缺水的惟一途径。目前各地雨水收集利用缺乏整体研究,工程规划和生产布局有一定盲目性。文章介绍了示范区开展以集雨补灌为中心的旱作增产技术体系的组装配套研究、总体模式及三类示范户模式的基本框架,初步提出了示范区农民雨水综合利用需水量标准,并对“十一五”进一步深化雨水集蓄利用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