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气CH、CO、TOC日变化规律及垂直分布的自动连续观测

来源 :第十届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y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自动连续监测CH<,4>、CO<,2>、TOC日变化及垂直分布的系统,利用该系统监测中2002年冬季CH<,4>、CO<,2>、TOC垂直分布的日变化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距地面高度增加,受湍流扩散的影响,CH<,4>、CO<,2>、TOC浓度降低.冬季CH<,4>浓度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周期变化,CO<,2>日变化呈双峰形分布,造成CH<,4>、CO<,2>这种日变化模态的原因是源汇强度变化和边界层稳定程度相互作用的结果;TOC日变化没有明显的特征,其日变化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很大.根据2002年冬季CO<,2>浓度与2000年以前的对比结果发现,北京市冬季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已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期,而随着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放成为影响某些大气微量气体日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M1、MN1和MN2等微量元素的添加对毛纺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促进作用.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电极材料对常温电催化还原硝基苯的影响,并利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等手段初步探讨催化机理.论述了电极材料S1电极为本实验室自制的镍-铜系电极;S2电极为本实验室自制的镍-磷系电极;AB5电极用从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购买的稀土金属原料制备;碳钢电极;石墨电极;镍电极实验装置和方法。
本文针对目前导弹、运载火箭常用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体推进剂废水难彻底处理的问题,进行了SCWO反应法处理的研究与实验。
本文概述了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FDMBR)是利用自生生物动态膜(SFDM)过滤原理构成的膜-生物反应器(MBR).与传统超滤膜或微滤膜MBR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化学絮凝强化一级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优点在于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脱磷效果稳定高效,其缺点是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的特色。
本文采用粉煤灰处理含氟工业废水,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而且使用工业废弃物,以废治废,环境效益非常显著的效果。
本文通过与丙烯酸酯类进行Michael加成,然后与多胺进行氨解获得胺基,如此循环反应逐步聚合得到了分散度极低的超支化高分子--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树枝形聚合物.在最近十几年里,树枝形聚合物科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迅猛的发展起来.论述了具有的拓扑学结构等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其在工业、农业、国防、医学、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文论述了铂族金属含量稀少、价格昂贵.但性能优良,应用广泛,是现代科学、尖端技术和工业上不可缺少的贵金属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铂族金属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而铂族金属是我国急缺矿产,供给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是分离科学的一种高新技术.它为缓解我国铂族金属资源短缺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一种新的萃取剂对含贵金属的废料液进行了分离提纯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有污泥回流的活性污泥和化学混凝处理系统的组合,采用空气完成搅拌及絮凝反应,是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指出了污水处理程度,既要考虑到保护长江水质环境,同时也应当充分利用长江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这一有利条件,合理的利用环境容量.有鉴于此,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中主要以去除悬浮和胶体状污染物及磷为主,污水的处理程度要求介于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之间的特色。
本文论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其选择性都比较差.特别是在众多的关于"壳聚糖"的报道中,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Co2+的吸附性能远小于对Cu2+和Ni2+及其他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因而对Co2+吸附性能的提高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实验中接枝后的硫脲乙酸壳聚糖对Co2+具有优良的选择吸附性能。
本文根据有关用棉花改性制备离子交换纤维的文献,和离子交换树脂相比,有较大的交换吸附容量3-8.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有一个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其在水或水溶液中,随着温度在LCST附近的交替变化会出现亲水/疏水的变化.当环境温度低于LCST时,PNIPAAm水凝胶因亲水而溶胀;而当温度上升至LCST以上,PNIPAAm水凝胶因疏水而消溶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