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波变化分析大学生群体对不同观赏竹景观的偏好

来源 :第十三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波是人体情绪变化的内在生理指标,本文从观赏者的视角出发,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观赏部位(秆、叶)和观赏特征(色、型)叠加组合的“4大类9小类”观赏竹景观分类体系,采用便携式脑波测量仪测定不同类型观赏竹景观对大学生群体α脑电波和β脑电波的影响,旨在为观赏竹新品种的选育及其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观赏竹景观可以极显著的缓解大学生们情绪上的紧张和忧虑(β脑电波减少),带来舒适愉悦的感受(α脑电波增加).(2)从观赏部位来看,大学生群体更偏好“观秆类”竹景观;从观赏特征来看,“观色类”和“观型类”竹景观对大学生群体脑波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观秆色类”竹景观是4大类竹景观中最受大学生群体偏好的类型.(3)在秆部的观赏特征中,大学生群体最偏好竹秆出现条纹或斑块状的色彩变异,其次是竹秆呈异色变异或竹秆节间出现形态变化.(4)在叶部的观赏特征中,男性偏好大型竹叶,女性则相反;绿色竹叶在减压、调节情绪方面的作用大于色彩变异的竹叶.
其他文献
以在竹地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粗刨竹刨花、炭化竹刨花、漂白竹刨花等三类竹刨花为原料,测定其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原料纤维素结品度及其在漆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ROS自由基相对浓度,并用漆酶处理三类竹刨花制造竹刨花板。研究板材物理力学性能与化学成分、纤维素结晶度及活性氧类自由基相对浓度的关系,为竹地板加工剩余物的酶处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实木地板的尺寸稳定性是其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选择了2种实木地板进口材香二翅豆和番龙眼与1种实木地板国产材栎木,对其干缩湿胀等尺寸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香二翅豆尺寸稳定性优于番龙眼和栎木。径向线干缩湿胀性香二翅豆和栎木的较相近,而番龙眼的较其它2种木材的大。弦向线干缩湿胀。性从小到大依次是香二翅豆、番龙眼和栎木。研究结果对于这些木材实木地板的生产加工及安装使用具有较大的实际指导意义。
以多层胶合板作为包装用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成本偏高、甲醛释放量超过相关标准要求。本文以葵花秆皮为主要原料,采用商品环保型脲醛树脂为主体树脂,通过对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等工艺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试制一种新型包装托盘用材料。试验结果表明,以葵花秆皮为芯板、杨木单板为表板,商品E0级脲醛树脂施加量280g/m2-300g/m2,热压压力2 MPa,热压温度110℃,压制的新型包装用板材的干胶合强
以速生林木材为基体,阻燃材料氢氧化物为增强体,采用真空浸渍法通过复合工艺技术得到木材复合材料。使用XRD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使用DSC和力学试验机测试木材素材和复合木材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研究无机材料对木材材料的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构表明AI(OH)3和Mg(OH)2与木材良好地复合,同时提高了木材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本文对《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法案及中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标准内容进行了介绍;并且分析了两者在内容上的差异以及美国《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实施对对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影响。
塔尔油是硫酸盐法松木制浆工业重要的副产品,在分离粗塔尔油的过程中,产生的粗塔尔油废渣约占粗塔尔油的15%,目前该废渣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本文测定了粗塔尔油废渣的酸值、脂肪酸含量、树脂酸含量、不皂化物含量和碱木素含量,结果显示塔尔油废渣干样酸值达到116.02mg KOH/g,其中树脂酸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5.10%和25.73%,不皂化物含量为5.27%,粗塔尔油废渣干样中粗碱木素的含量为47.9
本文采用主观舒适性评价与体压分布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沙发靠背垫性能与坐姿舒适性的关系,并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提出了沙发靠背垫优化设计的建议。实验研究表明:靠背垫下陷硬度对人体腰、背、肩各处的舒适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与靠背垫的层状结构有关。
竹篾层积材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竹材建筑中,被制造成梁、檩、柱、椽等主要承载构件。文章简要介绍了竹篾层积材的制造工艺、产品性能,并阐述了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其在建筑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生命周期设计(LCD)是一种基于系统的设计方法,以环境保护为核心,对当今的工业产品及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生命周期设计概念、影响和意义,从材料、结构、工艺、包装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生命周期思想来进行家具生命周期设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当前重点工作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作为几千年川西农耕文明结晶的川西林盘则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诸多困境:林盘景观趋同和数量锐减;林盘保护政策不足,建设性破坏严重;林盘资源缺少合理开发,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等.川西林盘的现代演绎要立足于林盘的基本农业生产功能、优化林盘特色产品和产业结构、践行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延伸林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