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机驱动型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电源的设计与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xz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直线电机驱动型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电源的实现及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中国炼铁技术进步迅速,规模急剧增长,产量大幅度攀升.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高炉炼铁部分生产指标和技术措施;作为对策,作者侧重论述了开发的新型喷吹煤粉工艺和高炉长寿技术.
首钢二号高炉自2002年5月23日送风投产,两年来生产一直基本稳定,各项生产指标很快达到强化水平.但是2004年3月后炉缸二、三段炉衬温度持续升高,冷却壁热流强度超过22000kcal/m.h,为确保炉缸安全生产制定了一些相应措施.
本文阐述了酒钢高炉为提高煤比降低焦比所采取的措施,抓精料、改善高炉操作、高风温、高富氧、高顶压,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水钢炼铁厂2高炉炉身下部冷却壁大面积损坏,操作炉型受到影响,高炉生产技术指标大幅度下降.在原炉身七至九段大面积使用铜冷却棒替代冷却壁恢复炉身冷却作用和喷补造衬,实现高炉生产的长期稳定和炉龄后期的强化生产.
由于发展需要太钢自产球团的竖炉停产改造,占高炉原料配比15﹪左右的球团,由外购球团、块矿补充.随着球团比例大幅降低,生矿比例增加,烧结比例提高,原料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保证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开展了高炉原料结构调整优化的工作,使高炉原料中烧结比例由原来的81﹪左右提高到90﹪,球团比例由15﹪降至7﹪以下,尽可能减少外购酸性炉料,实现效益最大化.
新世纪伊始鞍钢炼铁生产在原有装备能力不变的条件下,生铁产量已连续两年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二个达到1000万吨级的铁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得到提高.本文回顾了近几年鞍钢炼铁技术的进展状况.
本文就高炉在提高冶炼强度后炉况容易出现失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叙述了兰州物理所研制的80K/0.5W星载斯特林制冷机制冷性能的调试过程.在调试过程中影响斯特林制冷机制冷性能的诸多因素,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并对一些因素进行改进,使其达到了较好的工作状态.
利用废热及太阳能给吸收式制冷机供能是提高制冷机器能量效率的一个重要论点.尤其是空调业方面,日照与制冷要求之间经常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关吸收式系统的太阳能制冷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已有数百套系统安装于世界各地并满意地运行着.然而,尚无广泛应用的确实具有成本竞争能力的系统存在.能够预见到的进步只有集热器、制冷机二者的革新设计.报告了可能导致这类革新的一些发展趋势.信息主要来源于1994年在
本文概述了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介绍了PIN探测器冷却组件的方案选择、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和性能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