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应用与研究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mt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目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在天津、大连、青岛、苏州等地去都有应用,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收入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农机科技部门、大专院校和生产企业正积极投身技术与装备的研发,部分产品投放市场应用。还应从基础理论、实际应用和对人体、对环境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和评估。
其他文献
吸水溶胀性能是保水剂最基础、最重要的性能,颗粒粒径又是保水剂施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以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钾交联共聚保水剂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粒径保水剂在去离子水及不同离子类型、不同浓度梯级盐溶液中的溶胀特征,并用分子扩散方程及Schott 模型对其吸水溶胀过程进行模拟,探讨了不同粒径保水剂的平衡溶胀倍率。结果表明:水分子向保水剂内扩散过程属于non-Fickian扩散。Schott 模型能简洁、
于2004~2005 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绿洲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和常规滴灌两种灌水方式三种灌水定额水平对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的调控及其节水增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分区交替滴灌使棉花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的生长受到限制,但对蕾铃等生殖生长的影响不显著;该技术刺激了根系的补偿生长,优化了棉花根冠生长比例,使光合产物向有利于产量形成的方向转化和分配,
微咸水的开发利用是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一项重要途径。但由于微咸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离子,当微咸水进入土壤后,会引起土壤物理特性改变,从而影响土壤的入渗特性。为了分析单因素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在河北省中科院南皮生态试验站进行了不同矿化度和钠吸附比的微咸水一维垂直积水入渗模拟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矿化度和钠吸附比的微咸水入渗过程,发现微咸水的入渗能力在2.99g/L时存在突变现象,并达到最大值,钠吸附比在8.
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研究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基础上,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系统的分析,利用可拓论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的国情,构建一个适合不同地区和与时俱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最后围绕构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提出相关的保障机制,从而为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化发展道
近年来温室覆盖材料发展极快,各种材料层出不穷,因此对不同覆盖材料的保温性能进行测试很有实际意义。本文在《温室覆盖材料保温性能测定方法》制订的标准测试条件和操作程序下,使用覆盖材料传热系数测试台,对多种温室覆盖材料的传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得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外覆盖材料的保温性能依次为:中空PC板>玻璃>PE薄膜。内覆盖材料的保温性能优劣为:缀铝膜>的确良布>无纺布>PE 膜,并且缀铝膜反射率高的一面
发展非粮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甜高粱作为一种高能高产作物,利用其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意义重大。本文利用优良甜高粱品种M-81E 茎秆汁液进行发酵,研究确定其较优发酵条件为:添加3g/L 尿素,2.5 g/L MgSO4·7H2O,5 g/LCaCl2·2H2O,自然pH 值,在32℃发酵 32 h,原始糖汁浓度为18%进行发酵,酒精含量为8.3%(w/v),其酒精得率为90.5%。
鸡的沙门氏菌感染是养鸡业的一大威胁,鸡及其产品中的沙门氏菌是引起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潜在来源。本文研究了不同电解质种类和电解时间等参数条件下制得的酸性电解水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确定了酸性电解水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佳杀菌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pH 值小于4 时杀菌效果较好。pH 值为2.9左右时,NaCl、KCl 溶液制得的酸性电解水的杀灭率均为
现代软件技术与软件工程理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建设一种以低功耗、低成本、双向无线通信器件为基础的,具有良好硬件兼容性与规模伸缩性的,农业领域智能控制系统成为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实施容易、维护简单、对控制需求在设计、建设、维护阶段的变化均有良好适应性,从设计、实施到投入运行的全过程均可定制的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无线传感器网路是目前信息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和通讯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有着极大的运用前景,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工业界和学术界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对21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显然,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工程中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年度对比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特别分析了在中国农业工程中的发展现状和在华南农业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路是目前信息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和通讯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有着极大的运用前景,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工业界和学术界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对21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显然,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工程中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年度对比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特别分析了在中国农业工程中的发展现状和在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