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转录组学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第八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维氏弧菌主要分布于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体中,是多种海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条件致病菌,目前关于哈维氏弧菌抗喹诺酮药物的机制研究较为缺乏.通过RNA-seq技术对临床分离的哈维氏弧菌敏感菌株(VS)和耐药株(VR)进行比较转录组测序,经从头拼接(De nove)再组装共得到2,082条Unigene.通过比对,两个样品共鉴定出129个差异表达基因,耐药菌与敏感菌相比有65个基因上调,64个下调.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发现双组份系统(ko02020)、ABC转运系统(ko02010)、鞭毛组装(ko02040)通路显著富集,并找到与哈维氏弧菌喹诺酮耐药相关的9个基因.转录组数据揭示哈维氏弧菌的耐药机制除了经典的靶位点突变外,主动外排系统、双组份系统与鞭毛组装等调节机制也参与了耐药的形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对转录组筛选到的1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定量表达分析,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的基因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是一种对大豆、棉花、扁豆、茄、辣椒、甜菜、番茄、苘麻、蓖麻、锦葵等经济作物的一种致病真菌,露湿漆斑菌生成的单端孢霉烯毒素对于其致病性十分重要,而单端孢霉烯合成酶是单独孢霉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因此,我们从露湿漆斑菌中提前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Tri5基因,将该基因插入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中,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
The genomic G+C content of ocean bacteria varies from below 30% to over 60%.This broad range of base composition is likely shaped by distinct mutational processes,recombination,effective population si
根结线虫是一类高度专化杂食性植物病原物,对农林、园艺等产业危害极大.穿刺巴斯德芽菌(Pasteuria penetrans)是一类产芽胞的革兰氏阳性菌,专性寄生于根结线虫,是根结线虫最具潜力的生防因子;但该菌生长条件苛刻,体外培养技术尚未突破.本论文从经表面消毒的胡椒病根中收集根结线虫,研究发现,13000 r/min离心20 min可有效收集穿刺巴斯德芽菌芽胞,采用溶菌酶等试剂处理,芽胞的纯化效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mink disease,AD)又称为浆细胞增多症,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水貂免疫系统紊乱,持续性感染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从山东威海疑似病料提取阿留申病毒DNA,三份病料分别命名为ADV-WD1、ADV-WD2、ADV-RC.通过PCR扩增VP2部分基因,参考GenBank已经发表的ADV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将所测毒株与国内外流行毒株进行核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构建生
马奶酒样乳杆菌ZW3分离自西藏Kefir粒中,前期研究表明,该菌株在优化的MRS培养基中胞外多糖产量可达1600mg/L,并且产生的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是一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菌株.前期对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数据分析表明,该菌株染色体大小为2.11 Mb,并含有一段14.4 kb的胞外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簇,编码了17个多糖合成相关基因.另外,其染色体中还编码了多个胞外多糖合成代谢的
Ro抗原蛋白,多存在于高等真核生物中,是一种环形RNA结合蛋白,具有与细胞角蛋白类似的纤维网络,通过结合Y RNA家族的小RNA (sRNA)发挥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清楚。已公布的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全基因组序列表明,其基因组中包含一种潜在的Ro 60-kD蛋白同源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被称为Rsr蛋白(Ro 60相关蛋白)。
青霉属真菌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不整囊菌纲(Eurotiomycetes),曲霉目(Eurotiales),发菌科,是真菌中的一大类群。青霉属真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水体和空气等各种环境中,能够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例如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霉酚酸酯(免疫抑制剂)、异烟棒曲霉素C(抗菌)、青霉酸(抗病菌、抗肿瘤)等医用抗生素,以及灰黄青霉
嗜热盐碱厌氧菌(Natranaerobius thermophiles)是一株严格厌氧,能在高盐、强pH值和高温条件下生长繁殖的细菌.它生长范围为:盐度3.1-14.9 MNa+(相当于约18.1-28.7% NaCl)、pH 8.3-10.6和35-56℃C;最佳生长条件为:3.9 M Na+(约23% NaC1)、pH 9.5和53℃.由于该菌需要依赖于三种极端环境条件才能更好的生长繁殖,因此
为了利用生物方法控制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我实验室从众多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命名为JD37菌株。该菌株已在实验室、温室和大田得到应用,且效果明显。为了揭示该菌株抑制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我们提取了JD37菌株细胞的总DNA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将修正、拼接后的完整序列分别递交至NCBI(登录号:CP009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东北部,是我国红树种类较多、面积最大的典型分布区.红树林长期遭受海水周期性浸淹,其生态环境与聚磷菌的聚磷过程好氧-厌氧交替环境高度一致,为聚磷菌天然驯化环境.本研究利用BCIP蓝白斑筛选法分离到一株高效聚磷菌A.tandoii SC36,为了进一步分析其聚磷机制,我们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完成该菌株的基因组扫描测序.我们共获得了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