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杏树的栽培与管理

来源 :全国第二十二次银杏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银杏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是中国特有的古老树种,生命力旺盛用途广泛,全身是宝;银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果、叶、根、材,提取银杏酮制药等等.加工业的发展依靠源源不断的银杏苗生产;没有系统的银杏栽培管理就没有商品质量银杏资源;本人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从事银杏栽培多年,发表此感想,仅经银杏栽植爱好者以一点参考.
其他文献
白星花金龟Protaetia(Lincola)brevitarsis (Lewis)是优良的资源昆虫,其幼虫可人药,用于治疗白内障、中风、血吸虫病、肝硬化、破伤风、肝癌、肝硬化、肝炎、乳腺癌和炎症等疾病;幼虫还可作为优质的蛋白源,如3龄幼虫富含49.90%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指数高达88.55,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比值P/G比值为3.46;幼虫虫粪颗粒状、无异味、体积小,富含34.10%有机质,可作为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2015-2016年在萍乡市连陂观察区应用不同植物食料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验证水稻收割后稻田白背飞虱能否转移到其他植物上为害.试验选用了杂草稻(Oryza sativa L.f.spontanea)、野生稻(O.rufiogon griff)、茭白[Zianialafifolia(griseb)Stapf]、高粱[Sorghu
稻显纹纵卷叶螟Marasmiae xigua(鳞翅目:夜蛾科)是水稻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夜蛾科)的近似种,也是世界主要水稻卷叶性食叶害虫中的一种.稻显纹纵卷叶螟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的水稻种植区,在我国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地区常有发生.为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动态规律,把握田间综合防治的最佳时期,本研究利用两性生命表理论与技术分别
玉米已成湖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 000万亩,襄阳地处江汉平原,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4以上。我们在2015年4-9月对襄阳南漳县玉米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为虫害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玉米害虫主要有12种,其中钻蛀性害虫5种,分别是玉米螟、高粱条螟、桃蛀螟、棉铃虫、小地老虎;刺吸式害虫3种,分别是玉米蚜、蓟马、叶螨;食叶害虫4种,分别是黏虫、叶甲、潜叶虫、蝗虫。
鼠害的防控在于降低鼠类的种群密度,炔雌醚对一些鼠类种群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探究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影响,作者于2006年5-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的农牧交错带开展了炔雌醚对野外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控制实验.在样地内选取270hm2的实验区和等面积的对照区,将炔雌醚与小麦以1∶10 000的重量配比配置均匀作为实验药饵,在5月投撒药饵之前,采用夹线调查法对实验样地中的长爪沙鼠种群资
会议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树形优美,叶片奇丽,树龄长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果、叶均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银杏被认为是无公害的长寿绿化树种,在公园、小区、行道两旁以及城市绿化中和农村房前屋后,庭院路道,都可以大量栽培银杏树,在实际绿化施工移栽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采用银杏种子直播法高密度育苗,不用催芽,省工省时,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密度大,能够相互遮阴,避免夏季高温烫伤幼苗.产苗量多,亩效益增加.通过生产实践操作,从苗圃地的选择、施肥、整地、种子的选育、贮藏以及苗期的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高密度育苗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银杏树通过嫁接,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通过科学研究选育出适应性强、早果、丰产、稳产、优质的优良品种.通过20多年的发展,大量的实生银杏树也已进入开花结果期,由于产区银杏雄株数量的增加,造成大量嫁接银杏树因结果过多而影响银杏树的生长,甚至会造成银杏树死亡,果实小、失去商品价值.因而如何保存银杏优良品种资源,是目前要解决的新课题.通过观察与试验:在优良银杏母株上嫁接雄枝,让母株主干变为雄株,使银杏营
近年来,邳州依托30万亩银杏林海,大力发展银杏生态旅游,重点打造银杏时光隧道、银杏博览园、银杏园、银杏湖等景观景区,形成了邳州"百里水杉画卷、千年艾山佛光、万顷银杏林海"的生态旅游观光带,引得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每年银杏生态旅游约350万人次,预计旅游收入10亿元.邳州银杏甲天下,名归而实至.走进邳州,"出门无所见,满目银杏园",尤其是深秋初冬季节,更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邳州的生态旅游,主
银杏产业是邳州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邳州银杏栽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近二千年历史.据考证,邳州银杏的栽植,始于北魏,盛于唐,发展于明清.近年来,全力推进银杏产业转型升级,银杏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品牌效益逐渐放大,邳州特色的银杏产业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