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与互动研究

来源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1982‐2013 年间,两岸四地均保持持续高速增长,Moran,s I 指数显示四地之间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企业外向度和轻、重工业两个指标将制造业细分行业,采用1999~2011 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作为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代表,金融产业集聚逐渐演变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依据政府规划,上海将于2020 年基本建成与我国人民币国际地位及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世界金融中心。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是人文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既有研究对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重要交通走廊地带的关注极少,从而造成典型带状地域空间研究的缺失。京广―京九铁路沿线是我国重要的骨干运输通道,也是极为重要的纵向开发轴带,被视为国家“弓”型战略的“弓弦”。
本文选取北京、上海、广州为个案城市研究特大城市产业结构服务化问题。选取产值占比、就业占比两个绝对指标以及产值增长速度、产值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两个相对指标,测度三城市产业结构服务化水平,测度结果表明京沪穗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以创新为动力和以协同为手段是京津冀城市群的重大任务,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地科技创新的有效协同将有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局势。近年来区域间技术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张,逐步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空间支撑,而区域吸收能力在理论和现实上为解释具有协同性和网络性的技术转移空间特征提供了恰当的研究视角。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高效的水资源配置能够对其他部门产出和居民收入产生拉动作用。京津冀地区水资源配置以各地独立管理为主,并不利于效率优化,因此政府试图转变方式实行水资源统一配置。
从京津冀区域产业关联及其协同角度,分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大板块的产业结构,三板块间的三次产业结构非常相似,分工程度较低,竞争多于合作。其次应用“产业空间联系强度”度量各市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得出在2001‐2013 年间,京津冀区域各城市间产业联系强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环京津区域始终是发展核心区;且各市间产业联系强度差异悬殊,中部地区关联较强;同时,强产业关联的城市主要沿交通主干线分布,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开放经济下发展工业早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回顾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国外技术、资本的引入与国内商品、劳务的输出都对我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
基于2000‐2013 年中国省际空间面板数据,本文通过测算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分析我国环境规制的省际空间特征,并就其对具体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省际环境规制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
研究表明青岛市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属于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收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