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的“电工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第十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工学”是工科院校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但多年以来教学模式和实训模式均无较大的变化.本文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当前“电工学”课程设置中的不足,对理论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方案,并提出了面向应用的电工类实训体系教学方案,倡导应用多媒体以及案例教具等先进教育技术使“电工学”课程更加立体化.同时设计了相应的考核体系方案,提出将实训考核项目加入总成绩,再次强调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本文给出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实践教学案例,课后调查结果显示,按照改革后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应用先进教育技术的课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verify the effects of the discussion with picture books on the self-esteem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of preschoolers.It was to investigate factors which had significant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形势已经翻开了一个崭新篇章.然而,我国教师知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导致教育实践质量低;教师本身知识结构有缺欠,由此产生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教师教育诸多问题,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等计划.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TPACK的角度下,根据美国音乐卓越教师八大教学标准,提炼出音乐卓越
该研究介绍了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概况以及教师职业认证与评价体系,论述了美国“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的美国生涯与技术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在此基础上,以TPACK的视角构建了美国生涯与技术卓越教师知识(能力)框架,以期为我国生涯与技术的实施与教师培训提供有益的借鉴.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教研形式,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基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网络教研互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文章在PST理论指导下,分析了该平台的网络教研互动环境,构建了“五阶段三层次”网络教研互动模式,选择高中生物教师教研工作室进行二轮行动研究,完善和检验模式的有效性.通过访谈,参与教师认为应用此模式提高了教研互动效果.研究结果为有效应用该平
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教师教育研究中卓越教师成为关注热点之一,但其关键问题仍缺乏明确定义和探索.该研究从教育技术学视角出发,基于TPACK研究理论,通过美国科学学科卓越教师教学标准为案例的对比研究,对美国科学学科卓越教师的教学标准:了解学生、科学知识、课程与教学、评价、学习环境、家庭及社区伙伴关系、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多样性、公平、平等与道德、反思这九个标准进行分析.对我国科学学科的
互联网+的教育理念出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大量的涌现,全球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大部分中小学已经配备了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方面非常欠缺,本文从200多个教师在浙江省信息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完成信息化教学培训在线学习行为进行可视化分析,提出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培训方式多元
新课改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的学习方式”.智慧教室环境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构建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各教学要素的合理融合和长期的教学实践.文章以某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校园生物分布图》一课为研究平台,基于“评价—教学法—技术”三要素教学模型,设计并构建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为智慧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从智慧学习中信息技术智能化支持,学习者智慧发展的内涵出发,智慧学习环境主要包含了智慧教室、电子书包、智慧实验实训室、智慧学习中心和创客空间.在设计和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时,需要以云平台为基础,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数据和资源共通共享的整体架构;需要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性质,设计支持不同智慧学习活动类型的功能支持;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智慧学习环境参考建设和
选取2005-2015年间,国内教育技术领域CSSCI期刊中混合式学习的论文作为分析对象.参照国际学者提出的分析框架按照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研究主题等维度展开研究现状与国际对比分析.结论认为:现有研究较多关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组织形式主要为学科课程组织.国内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构建理论/模型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文献综述/回顾和量化混合方法所占比例偏低.研究重点关注教学设计、学习效果及技术3个主题
混合学习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结合,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自我建构.样例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已有经验,可以引发思考,促进理解.该研究尝试在混合学习环境中探讨正误两种样例对学习的影响.以修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公共课的69名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比正误样例组学生的作业成绩、认知负荷和自我效能感,数据分析得到两组学生作业成绩和认知负荷没有显著差异,正确样例组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错误样例组.该结果表明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