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作业人员的鼻咽部疾患检查结果分析

来源 :第二十二届华北地区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几家彩色印刷厂、书刊印刷厂、报业印刷厂在职业性健康体检中的耳鼻喉科检查结果,来进一步说明挥发性有机溶剂在印刷过程中的使用对作业人员的影响.
其他文献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食品药品添加剂,但对其毒副作用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对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基本性质、用途、来源、毒理学作用和安全性评估等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不仅天然存在于食物和环境中,在正常人体内也可被检出,在安全剂量下使用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目的:对某包装容器生产企业制罐车间配备的呼吸防护用品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危害程度分析,及各工种配备的呼吸防护用品种类、发放周期调查,估算配备的呼吸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时间,判断发放周期是否合理.结果:该企业制罐车间各工种配备的防毒面具及滤毒盒计划发放周期为半年,经量化分析后得出,焊机及燃烧机操作工配备的防毒面具及滤毒盒实际有效使用时间约22.5个工作日;全喷机及烘箱
目的:对市售及使用美甲用品有害化学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为制定美甲行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市售以及使用的美甲用品作为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样品的挥发性化学组分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文对10品牌28份美甲用品份样品的挥发性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共检出6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油胶检出49种,指甲油34种.美甲用品中检出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种类是脂肪族酯类.传统指甲油和甲油胶
目的:识别、分析汽车座椅发泡过程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工程控制措施,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在采取工程控制措施的前提下,现场检测操作人员接触的其他粉尘、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浓度以及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汽车座椅发泡生产过程产
目的:本文旨建立采用氯化钯为基体改进剂测定人体尿液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方法:尿样用1%稀硝酸稀释后,氯化钯作为基体改进剂进行石墨炉原予吸收法测定尿中镉的含量.结果:筛选出氯化钯作为测定人体尿液中镉的基体改进剂.该方法检测镉时在0~5.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浓度与吸光度的回归方程为Y=0.0910X+0.0195;相关系数为0.9996,最低检出限为0.123μg/L;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
近年来中国体育事业快速全面的发展,国内塑胶跑道建设项目数量也与日俱增.随着塑胶跑道在大、中、小学的普及,出现了部分"毒跑道"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人们在聚焦于学生们的健康的同时却忽略了在建设塑胶跑道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从业者的可能造成的危害.本文根据塑胶跑道的历史、材料工艺,结合塑胶跑道建设中的施工工艺,对其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为今后在塑胶跑道建设中开展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职业性致喘物之一,通过体外制备人工抗原,并应用质谱技术对人工抗原进行分析鉴定,从而进一步对异氰酸酯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识别,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基础.本文对异氰酸酯人工制备抗原的方法以及分析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目的:应用不同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析工作场所空气中36种有机毒物.方法:将非极性毒物、弱极性毒物和苯胺、丙烯酸、乙酸的样品分别在3支不同的毛细管柱上分析.观察大口径和厚膜型的DB-1柱耐用性以及各物质的出峰分离效果和出峰面积.结果:DB-1柱能分离测定乙醇、乙腈、丙酮、异丙醇、丙烯腈、二氯甲烷、丁酮、乙酸乙酯、异丁醇、1,2-二氯乙烷、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庚烷、甲基异丁基甲酮、甲苯、乙酸丁酯、
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不运动的革兰氏阴性的胞内寄生球杆菌,可在许多真核细胞中存活繁殖.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被称为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或波浪热,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流行范围广、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布鲁氏菌病在全世界有170余个国家报告有人畜疫情,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被列
乙二醇属于有毒化合物,工业用途十分广泛.本文对目前测定工作场所中乙二醇含量的一些主要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