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经Wiltse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体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经Wiltse入路(多裂肌外侧间隙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体结核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胸椎椎体结核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42.5岁.在该组患者中,其中单节段椎体受累6例,双节段椎体受累8例,三节段椎体受累7例.术前胸椎局部后凸Cobb角23°±16°.
其他文献
目的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原发眼内恶性肿瘤,成对RB1 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RB 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现在,虽然多模式联合的治疗策略的应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在保留眼球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视力丧失和肿瘤转移仍然是RB 治疗上的难题。所以,靶向治疗策略的研究对于RB 新疗法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的 目的:探讨阴囊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 年至2017 年唐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4 例阴囊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4 例患者术前均行皮肤活检,活检及术后病理均显示为阴囊湿疹样癌,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8 月,均无明显复发。
会议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触发方式(手动触发,自动触发,手动与自动结合触发),优化冠状动脉容积成像的扫描方案,提高图像质量.方法:2016年1月-2016年5月因典型心绞痛来我院就诊的1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手动触发、自动触发、手动与自动结合触发的触发方式在320排CT上行冠状动脉容积成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等后处理方式,分别对三组的图像质量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特征及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DWI扫描,19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 MRI表现:I)单发型:颅内单发病灶,好发于近中线区的深部脑组织或脑表面;II)多发型 IIa型:区域分布型 病变局部可见一较大病灶,周边可见数个或多个小病灶,病灶呈区域性分布;IIb
目的: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al temporal spikes,BECT)是常见的儿童癫痫综合症,常伴有注意力缺失、语言认知能力损害,是危害儿童健康正常发育的一类疾病。目前对BECT的发病及其传播机制尚不清楚。同步采集的EEG-fMRI技术是有效的检测脑神经活动的方法,能用于探测癫痫患者不同状态下的神经活动。近来,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团队提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外伤性盆腔动脉假性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CTA诊断的盆腔动脉假性动脉瘤7例,夹层动脉瘤1例,其中6例假性动脉瘤经DSA证实,并行假性动脉瘤栓塞术,回顾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结果 臀下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臀上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髂外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均为单发.
Purpose: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tion values of readout-segmented SE-EPI (RESOLVE) for breast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ingle-shot SE-EPI (SS-EPI). Ma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骨科疾病,该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数据显示:胫骨平台骨折占全部骨折的1%,且多数患者骨折由高能量创伤为主,患者骨折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分型更多的是基于X线的Schatzker分型,该分型方法存在一些不足,难以为患者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患者治疗过程中置钉时缺乏理想的导航定位方法,增加患者痛
目的:建立卵蛋白诱导的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探讨3.0T MRI对兔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价值.材料方法:健康新西兰模型诱导成功后,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通痹胶囊高剂量组、通痹胶囊中剂量组、通痹胶囊低剂量组、醋酸泼尼松组,每组5~7只;另取预留的7只正常兔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家兔的一般体征、关节直径和关节表面温度改变;连续用药2周后,进行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后处死与组织学对照观察关节内部改变.结
通过对手术证实的99例腮腺肿瘤进行回顾性的CT影像学分析,分别对病变密度、边界、形态、分布、有无淋巴结肿大及有无周围组织侵犯等方面进行观察,之后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T平扫上显示的腮腺肿瘤密度、边界、形态、淋巴结肿大及周围是否有组织侵犯对于判定腮腺肿瘤的良、恶性有统计学意义;CT平扫上显示的腮腺肿瘤分布对于判定腮腺肿瘤的良、恶性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