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不同训练周期营养调控手段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2012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的机能监测和训练监控,制定并实施营养调控手段,为备战2010年冬奥会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的备战阶段提供营养支持.方法:研究对象为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国家速滑集训队外教组队员14人,其中男队员6名,女队员8名.选取备战冬奥会前的夏训期、德国冰上训练期、昆明高原训练期和赛前长春法上训练期四个训练阶段,分别于不同训练阶段采集运动员空腹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测试.血样分两份,一份(约3ml)用于离心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试血清睾酮.另取静脉血2ml,EDTA-2K抗凝,用于全血三分类血细胞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运动员的训练完成情况,制定不同训练阶段的营养调控措施并实施营养干预,通过比较实施前后运动员的血液学参数和训练完成情况对调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夏训期的营养策略为调整饮食结构及建立补水习惯,夏训前后女子速滑运动员的体重由61.51±9.25kg变化为62.12±8.31kg,男子速滑运动员的体重由80.91±4.07kg变化为81.95±4.60kg,运动员训练完成情况良好;2)德国冰上训练期前后女子速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由训练期前的145.5±11.0g/L下降到136.5±8.3g/L,男子速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由训练期前的175.0±16.9g/L下降到158.7±6.8g/L,运动员普遍体能消耗较大;3)昆明高原训练期的营养策略为增加糖储备和铁储备,提高抗氧化能力.高原训练前后相比,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由高原期前的136.5±8.3g/L上升到144.6±9.7 g/L(女子),男子速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由高原期前的158.7±6.8g/L上升到167.4±4.6g/L;4)赛前长春冰上训练前段运动员出现较为普遍的机能状态低谷,该阶段的营养策略为增加合成代谢能力,促进恢复,确保赛前强度训练的实施.该周期训练前期与训练后期相比,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基本不变,女队睾酮水平由38.38±15.18ng/dl变化为37.50±13.28ng/dl,男队由724.17±208.56ng/dl上升为839.00±235.00ng/dl,运动员训练完成情况良好,比赛情况良好.结论:1)针对备战温哥华冬奥会期间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身体机能状况和训练内容,本研究所制定的针对性的营养调控策略,对保障速滑运动员体能,确保训练的实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2)不同训练阶段转换时,应注意前一训练阶段对后一阶段的潜在影响,重视营养调控手段的前瞻性.
其他文献
目的: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儿童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而且对其未来的整体健康水平也存在较大影响,肥胖在很大程度上还会促进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肥胖的儿童经常存在多种病理特征,如糖耐量低下、脂代谢紊乱等.有氧运动对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已经得广泛关注.然而有关运动对儿童肥胖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与体重降低和体成分的关系报道还较少.探讨有氧运动对儿童肥胖者糖脂代谢及体成分的影响,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采用慢速减体重(四周)的方法对12min跑成绩影响的研究,旨在了解慢速减体重对女子摔跤运动员12min跑成绩改变状况,试图寻找方便评价摔跤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方法,同时验证膳食干预对女子摔跤运动员12min跑能力的影响.观察目前女子摔跤运动员采用的减体重方式方法减重后的效果情况,并为改善赛前减体重训练和营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校10名20岁到
目的:观察离心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后大鼠骨骼肌、血清支链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支链氨基酸在骨骼肌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在一次性90min持续下坡跑运动(速度16m/min,坡度-16°)后,分别在运动后0h、6h、12h、1d、2d、3d、1w、2w处死,取大鼠右侧腓肠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样品经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血清与骨骼肌中支链氨基酸的含量.结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形成中血清脂联素、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及骨骼肌和肝脏脂联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正常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统一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4组:普食对照组(C组)、普食运动组(E组)、高脂膳食对照组(H组)、高脂膳食运动组(HE组).通过10周高脂配方饲料(热卡比蛋白质23.5%,脂肪44.1%,
目的:研究运动和膳食控制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InsR/PI3 K/Glut4的影响.方法:6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DM对照组(DM)、DM+运动锻炼组(DME)、DM+膳食控制组(DMD)、DM+还动锻炼+膳食控制组(DMED),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肌糖原、GLUT4、骨骼肌胰岛素受体亲和力、骨骼肌PI3K蛋白含量.结果:1)与C组大鼠相比,DM组大鼠腓肠肌中GLUT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resistin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喂以标准普通饲料.其余54只SD大鼠在喂饲高糖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STZ,建立T2DM动物模型.然后将T2DM大鼠随机分成4组:DM对照组(DM,n=9)、DM+运动锻炼组(DME,n=10)、DM+膳食控制组(DMD,n=10)、DM+运
目的:研究生是我国未来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强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储备.但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肥胖比例不断增加,肥胖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简便、快捷的体脂百分比评价方法直接影响到研究生这一高知识人群能否及时有效地监测到个人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目前国内外虽然已经有很多关于身体成分回归模型的研究,但研究生这一群体的研究鲜见.以普通高校在校研究
目的:通过诊断试验比较BMI与体脂率两种肥胖的评价指标对相关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为有关肥胖评价研究及指标应用的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方法,以3149名江苏省南京市社区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同时测量BMI和体脂率,BMI采用身高、体重公式计算,体脂率采用韩国Inbody体成分仪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筛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作为相关疾病反映心血管健康程度,血压使用水银
目的:区别于以往多点负荷测试方案,试图通过曲线拟合等独特的研究手段,推导出单一的适宜的RE负荷跑速,建立RE测试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63名受试士兵(未有耐力训练和劳作的优势,年龄:20.5±1.5岁;身高:172.9±5.7岁;体重:65.2±9.2kg,测定其中37名士兵的55%、60%、65%和70% VO2max时的RE;应用R2判定系数法对RE与5km跑成绩线性关系进行判断,寻找最佳拟合
目的:了解北京市学龄儿童早发性肥胖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自行设计一种综合干预措施,既提高肥胖儿童柔韧性、平衡性以及腹背肌耐力等身体素质,同时又结合健康教育,促使学龄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主运动的习惯,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学生共577名8 ~11岁(三到五年级)学龄儿童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其生活环境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