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统筹城乡科技资源相关地方性法规研究

来源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水平作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经济的贡献力日益凸显.科技资源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统筹科技资源是陕西省科技工作的一大亮点,对此,陕西省相关政策与法规给与了积极地推动.陕西省作为创新型省份的试点,更应当在包括统筹城乡科技资源的科技法制建设上起到示范作用,而提升陕西省统筹城乡科技资源法规质量的首要任务是对与统筹城乡科技资源相关的立法进行评估,据此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缺乏积极稳妥的城镇化战略,导致中国城镇化发展长期不和谐,由此阻碍三农问题破解和城乡协调发展.分析指出:稳健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模式,是积极稳妥促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在制度分析的范式下,该战略模式体现为一个制度体系:制度结构包括两个根本着力点、"三证一协议"和城镇化工作领导体系等核心制度安排,以及农地确权和"目标城市"等配套制度;意识形态等作为制度环境而存在.
本文介绍了汉中市在抢抓中、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和发展品质,突出城市特色,促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希望对其他城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中有所借鉴.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12年陕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西安市、延安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宝鸡市、榆林市处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的不协调状态;铜川市、安康市处于低水平的不协调状态;咸阳市、渭南市、商
文章阐述了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土地综合利用的现状,移民搬迁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以移民搬迁为抓手,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改革的主要对策.要提高移民避灾搬迁思想认识,确立土地利用总体思路;创新土地利用和管理新模式,制定移民搬迁土地利用保障政策;运用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做好移民搬迁土地服务保障,推进移民搬迁工作落实;加强领导和服务监管,提升移民搬迁工作质量.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分析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解析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规划新要求,提出应对新要求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策略,并以此回顾了笔者在蔡家坡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项目实践,总结了笔者在此项目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些理解,以期能对关中小城镇城乡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路径.
响应国家新政策,积极探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加快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客观要求.新型城镇化是扩大陕西内需的潜力所在,可以发挥城市规模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可以说是建设"富民强省"的现实选择.总之,加快推进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陕西省实现全面发展,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取决于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其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省份城镇化的研究较少.姬凌云(2005)在对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SWOT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西北地区应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来促进区域人口集聚和加快城镇化进程.项继权(2011)认为在新时期,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体制
传统的外墙装饰多采用石材干挂或面砖粘贴,墙砖从楼体脱落砸伤人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因外墙面砖脱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并未完全消除.从概况、工艺原理、施工方法、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外墙柔性饰面砖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节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理念急需要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作为世界建筑业的发展潮流,在国人的认识里存在着很多误区,它的许多优势都被忽略,这是导致目前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远远滞后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国内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争取为国家新型城镇化低碳建筑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然而,在大兴土木,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城镇自然环境污染;对城镇周边资源的消耗、浪费;对大量良田的占用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施工是以节能环保为核心,节约意识深入人心,应用在城镇化建设中能够很好的保护周围生态环境,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相关要求.本文从绿色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