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夹马口灌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来源 :2007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xua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目的是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益,降低运行成本,走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发展灌区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由之路。本文结合山西省夹马口灌区实际,主要浅谈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何做以及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
其他文献
随着水利信息化的深入开展,如何从海量的水利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介绍了针对水文时间序列数据的几个典型数据挖掘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水文相似性检索,基于相似性匹配的洪峰传播时间估计,水位-流量关联规则发现以及异常检测。
运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前提。在水利工作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将极大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能及效益。在跨区域网络远程接入的若干种方式方法中,VPN以其优异的性价比获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在经历了大规模
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综合数据库系统是一套分布全省的数据库群。本文简要介绍了其集中/分布式数据业务模式,标准通用的数据接收、数据交换、数据导入/导出和迁入/迁出接口机制,以及开放、通用、可移植和可整合的软件架构,突出其能够以标准化的服务功能接口支撑当前已知的以及将来可能发展的相关业务应用、能够支持系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可持续积累和利用的特性,阐明在实际系统建设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
本文概要介绍了天津市沿海实时潮位监测系统改建的必要性和系统结构、功能、组成等的概况。从应用和集成先进技术装备的角度论述了系统的改建思路、技术特点和实施效果。并对这一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做了展望。
水文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其规模大,复杂度高,水文业务也随着行业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因素促使水文信息系统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从系统的功能问题转移到系统的可修改性、可靠性和复用性等非功能性问题。研究基于设计模式的水文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以提升水文信息系统的持续可用性、易管理性、可靠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按照水利电子政务综合业务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要求,构建基于统一的技术架构、标准和环境,进行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整合,实现国际合作、科技和技术监督业务应用之间,以及部机关与流域机构之间相统一的业务管理体系,实现事务申报、审批、发布管理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办公和政务公开,提高水利政务信息化整体水平。
本文简要阐述了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系统的应用背景和实现原理,讨论了建立企业信息门户的必要性和技术难点,在分析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系统的长江委信息门户的设计,实施及其应用效果,并对该信息门户的完善提出了初步设想。
在水利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将成熟的信息化技术引入海委档案管理体系,从而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便捷高效的为整个海河流域水利事业服务。本文紧密结合海委档案业务的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海委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包括:系统结构、物理与逻辑架构、数据流和存储模型、基础部分设计、接口设计等,并对系统所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
政务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展现窗口。海委在政务内网门户建设中,应用先进的RSS集成技术、Web Service集成技术和个性化模块定制技术,结合海委政务协同基础平台,统一集成政务内网中各系统的功能模块,实现了对海委各政务系统项目模块及用户认证等功能的综合展示,实现了门户的统一集成、内容的集中发布、服务的个性化和用户管理的安全统一,初步构建了后台高度整合、直接面向用户的政务门户网站。
本着先进、可靠、准确、耐用、操作简便的原则,采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集控系统,实现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决策支持及控制.本文不仅提出了灌区水管理信息化集成技术设计的基本思路,还对典型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