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抗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效应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将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硝苯地平治疗组、氨氯地平治疗组,每组8只兔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硝苯地平、高脂饲料+氨氯地平喂养60 d,试验前、中、后测定血浆和红细胞的脂质、脂质过氧化物、红细胞膜流动性(M-Flu)、血浆内皮素(ET)、全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以及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实验后取心脏、主动脉、肝脏作组织生化和病理学检查。
  结论: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具有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漂浮导管的技术成熟,临床医生对漂浮导管作用的认同和接受,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普通病房床旁接受漂浮导管检查。但是对于心内科病房的护士来说,如何配合漂浮导管的置入操作,如何测量各项参数,如何安全的护理导管都成为迫切需要学习的问题。病房在开展床旁漂浮导管检查初期,能够独立完成操作的护士很少。怎么能在短期内使全员达到独立配合独立操作的目标,就需要一套更加快速有效的培训方法。本文在培训心内科病房护士床旁漂浮
目的:总结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行SWTTCH(大动脉调转+冠状动脉移植手术)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后给予患儿充分的镇静镇痛,密切监护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呼吸系统状况,积极处理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急性肾功衰等并发症,重视营养支持和新生儿专科护理,做好延迟关胸的护理。结论: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We describe a 62-year-old male patient.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showed asymmetrical septal hypertrophy and a variable pressure gradient across the left-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There was a
会议
观察去势与睾酮替代治疗对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衰大鼠心脏β受体和G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雄激素替代治疗对心力衰竭的改善可能不是通过对心脏β受体和G蛋白基因水平的调节完成的。
目的:(1)制作舒张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观察其生理指标和病理结果。(2)Apocynin(Apo)和依普利酮(Epl)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ADPH氧化酶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有关。  结论:心室重构是高血压致心力衰竭发病的中心环节,心肌纤维化是心室重构的主要病理过程之一。心肌纤维化导致了机械僵硬,起初造成舒张性功能异常,最终导致收缩性功能障碍和终末期心衰。Apocyni
Background Several studies have proposed a pathogenic role for hyperglycemia in atherosclerosis.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whether glucose modulates dendritic cells(DCs),since these important antigen pr
会议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激酶2(MK2)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中的重要下游信号转导分子,骨桥蛋白(OP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均被证明在AS发展过程中具有调节炎症因子产生、趋化巨噬细胞、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脂纹形成和斑块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烟酸对MK2和OPN表达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文献均未见相关报道。本文旨在探讨烟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效应,评价蛋白氧联氮-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饰在此效应中的作用。  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腺苷预处理(AP)组、氧联氮-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抑制剂四氧嘧啶对照(Alloxan)组及腺苷预处理并四氧嘧啶(AP+Alloxan)组。采用离体灌注的大鼠心脏为研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Gln27Glu基因多态性对PCI术后β受体阻滞剂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PCI术后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84例,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ADRB2 Gln27Glu基因型,主要终点事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论:ADRB2Gln27Glu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急症,溶栓疗法、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等方法使组织得以重新获得血液供应。但是,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发现,心肌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即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如何减轻IRI已成为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和临床心脏介入性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的研究发现,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