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温阳化淤法治疗重型肝炎的体会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温阳化淤法治疗重型肝炎的体会,对其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研究结果,最后对其治疗过程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从基质、基质与提取物的配比、药料温度、冷却剂的温度进行选择,对三黄滴丸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G4000、药液温度90℃、冷却剂的温度5℃时,三黄滴丸的质量较好。
本文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伤科接骨胶囊中士的宁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士的宁,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伤科接骨胶囊的质量控制。
本文对川续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文章从川续断挥发油中分出82个峰,相应质谱通过Xcalibur工作站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确认了57个化学成分。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柳叶白前干燥根茎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出了73个峰,鉴定了38个成分,并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相对量,为柳叶白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对雷公藤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文章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鉴定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雷公藤乙醇提取物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pterygicacidA(Ⅰ)、3-epikatatonoicacid(Ⅱ)、β-香树素(Ⅲ)、ikshusterol(Ⅳ)、表儿茶素(Ⅴ)、蜜桔黄素(Ⅵ)、5-羟基-4′,6,7-三甲氧基黄酮(Ⅶ)、丁香酸(Ⅷ)、2,4-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流行性出血热(EHF)临床特征,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对36例E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害,且以肝、肾、血液系统同时受损为主.(2)患者具有典型临床经过比例较低(27.8%),以不典型病例为主(72.2%).ELISA法检测EHFIgM、IgG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低(27.8%).(3)本病常年散发,男性中青年民工多发,患者均有直接或间接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康复期心肌酶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143例没有心肺基础疾病的SARS康复者,在康复出院后距其发病的第6个月时,进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恢复情况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在发病第6个月时LDH、CK和CK-MB平均水平达到正常范围内,并且异常人数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动态监测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效价.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中的抗SARS病毒IgG抗体和IgM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 三个阶段随访检测的143例SARS康复者IgG+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到目前已有8人抗体转阴.三期随访SARS康复者IgM异常人数显著下降,到第三期随访时IgM阳性率已下降到3.28%.结论 SARS病毒抗体变化规律与一
重型肝炎病人极易合并感染,这是因为肝实质大块坏死,导致天然防御屏障严重破坏,门-体分流和肝内动静脉短路造成的.85%以上的重型肝炎病人并发各种感染,并成为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重要启动因子,严重影响重型肝炎病人的预后.因此,预防和控制感染是重型肝炎病人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每个肝病医生和护士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重型肝炎并发感染的中西医防治进行了探讨。
本文介绍了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对其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研究结果,最后对其治疗过程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