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氧化微生物活性、丰度、多样性及组成的变化的主导驱动力是不统一的:来自长期不同施肥定位田间试验证据

来源 :第六届中国有机(类)肥料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氧化过程是硝化过程的初级与限速步骤,主要由氨氧化古菌(AOA)与氨氧化细菌(AOB)共同催化完成。但是,对影响氨氧化微生物活性、丰度、多样性及组成的主导环境驱动因子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和完整。同时,AOA 与AOB 对硝化过程的相对贡献也依旧处于争论之中。
其他文献
土传枯萎病是由土传病原菌引起的毁灭性作物病害,严重制约着经济作物的生产。近年来,生物措施在土传病害的防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从香蕉园发病区的健康植株根际分离得到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NJN-6(以下均简写为NJN-6),该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强烈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番茄青枯病茄科劳尔氏菌的生长。
枯萎病是农业系统中最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也是许多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该植物病害通常由杀菌剂来防控,但是随着土壤微生物抗性的上升和杀菌剂的高环境毒害影响,需要高效的而且环境友好的措施来控制枯萎病害。生物肥料,增加了有益的微生物并提供了丰富的有机物料,还能有诱导有益的土著微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香蕉是海南重要的水果,曾经是海南经济支柱之一,而香蕉产业连作障碍日益严重,成为了海南香蕉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作物产量降低、微生物生态环境恶化,同时致使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下降,进一步影响到作物的品质。为了防止连作障碍的发生以及香蕉产量,常通过各种耕作模式来克服连作障碍,轮作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防控模式,它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许多优点和多重功能,能够保存、维持和补充土壤资源,包括有机
香蕉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来源,然而香蕉种植生产受多种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包括根结线虫属、短体属、肾形属等,严重限制了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使用的防治方法高毒、效果不稳定、操作困难、扰乱土壤环境,因此,寻找高效稳定的生物防治手段对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黄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OC,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侵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如何防治是现今的热点问题.目前,土壤熏蒸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被广泛使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结合荧光定量PCR 技术和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液氨熏蒸黄瓜连作发病土壤以防控黄瓜土传枯萎病的效果,阐明液氨熏蒸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防控黄瓜土传枯萎病
[目的]番茄青枯病是一种侵染范围较广的土传病害。目前利用微生物防控土传青枯病的策略常常从根际着手,抑制病原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在根际的定殖和侵染。然而当病原菌突破根表屏障进而根内,进而向地上部转移时,根际生防菌因不能突破根表屏障难以继续发挥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茎部注射的方法,人为帮助生防菌突破植株根系自身的防御系统,进入植株体内并直接作用于青枯菌定殖部位,与青
[研究目的]由茄科劳尔氏菌引起的青枯病使得农业生产中的番茄减产严重甚至绝收,人们采取各种措施防控青枯病,但均未能取得满意的防控效果,因此我们采用先熏蒸杀灭病原菌再利用有机肥修复微生物区系的方法来防控青枯病。
木霉菌作为公认的有益微生物菌株,不仅对植株生长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能有效防治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生。在湖南祁阳典型红壤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RT-PCR),对长期不同施肥定位点土壤的木霉菌进行检测,同时测定了各施肥处理(CK、NPK、NPKCa、NPKM、M)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并对其与木霉菌数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枯萎病是黄瓜植株的主要病害,造成黄瓜产量的极大损失。氮素营养在植物病害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施用氮肥能够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本研究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营养(铵态氮和硝态氮)对黄瓜枯萎病防控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氮素形态下病原菌侵染、毒素产生及响应能力、分泌物组成及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了氮素营养的抗病机制。结果表明,与铵态氮相比,硝态氮营养显著降低了黄瓜植株枯萎病的发病率及病
小分子有机物质(LMWOS)在土壤碳循环中起主要作用,而且土壤微生物的吸收和利用是LMWOS 的主要转化途径。但是在农田土壤中主要吸收和利用LMWOS 的微生物群落以及其对不同施肥制度的响应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将2mg g-1 13C-葡萄糖分别加入单施化肥(NPK)和有机无机配施(NPKM)处理的土壤中,研究1、加入葡萄糖后,NPK 和NPKM 土壤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