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来源 :中国会计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会计环境的改变,我国现行预算会计越来越不适应政府新公共管理的需要,改革已经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到底怎样改?围绕着改革有许多问题和细节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比如改革目标问题、改革范围问题、核算对象及范围的确定问题等等。本文仅就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上市的538家公司从2000年到2007年的4304个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因素以及投资行为。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A股的上市公司的净投资从2000年来波动较大,而且2007年的净投资急剧下滑。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与期初托宾Q值、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上期营业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分组检测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始终与期初托宾Q值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
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定价模型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公司治理溢价。依据利用32个反映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的指数构建公司治理组合,结果显示在考虑市场溢价因子和Fama-French模型三因子的情况下,模型截距项即超额回报随着组合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呈现出总体上增大的趋势;买入公司治理好的组合股票,卖出公司治理差的组合股票,可获得超额回报,在应用Fama-French模型
2001年,中天勤、沈阳华伦等五家会计师事务所未通过年检,而被取消执业资格,其原有客户不得不改聘其他会计师。以此为契机,本文以非正常性应计利润来衡量审计质量,分析了此事件前后2年,这五家会计师事务所原有客户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的变化。我们发现,在强制更换会计师以后,这些公司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不降反升。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正DA组,后任审计师没有调低那些公司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而在负的DA组,这些
实证研究发现,审计人员基本上能够按照制度执法,体现在应交款与违纪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地区审计机关在同一时间其执法尺度比较接近。但是审计处理中,审计人员会根据要达到的审计目的随机选择审计标准,体现在对被审计单位上期处理的结果会影响本期的审计处理;审计机关级别的高低,审计执法严格程度不一;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审计机关执法尺度不一;不同行业处罚力度各不相同。为此,审计机关应当尽可能使审计执法的标准客观化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作为我国政府审计领域规范审计项目层次的质量控制标准,在省、市、县地方审计机关执行情况如何?是否层次越高,执行情况越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利用某省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比提供的经验数据,对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执行审计署六号令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级审计机关总体执行情况显著高于县级,但在审计日记等控制环节低于县级;市级审计机关无论是
本文的研究是围绕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博弈理论框架下的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而展开的.论文从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入手,并进行纳什均衡的求解,进而奠定了研究舞弊公司审计收费的理论基础;紧接着以舞弊公司为研究的载体,设计了一个比较精确的认定串通舞弊的标准,利用修正的simunic的审计收费模型实证检验了串通舞弊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财务舞弊公司相比,串通舞弊公司
本文探讨了审计准则制定机构是否应制定统一的重要性标准以指导审计实务.我们认为:(1)审计师的重要性数量标准的评价与客户财务业绩线性相关.客户管理层通过蓄意错报获取最大收益,而审计师通过对客户的错报金额按比例分配重要性水平,以应对客户管理层的蓄意错报;(2)当审计失败成本远大于扩充审计程序成本时,审计师重要性水平的评价和客户管理层错报金额会随着重要性数量标准的不确定性增加而减少,反之亦然;(3)重要
政府会计改革是财政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变革,是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坚持有利于促进政府公共管理效能的提高;立足于中国国情,走国际趋同的发展路子;坚持实用性,为政府决策和财政管理服务;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步实施中国的政府会计改革。本文根据这些原则,遵循“理论上说得清,实践上行得通”的思路,着重对政府会计的规范模式、政府会计准则模式、政府会计准则的出台时机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论证。
有效的政府会计是公共部门治理的基石。政府会计信息可以全面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成本,衡量政府的工作绩效。构建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为制定政府会计准则提供理论依据。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包括:目标、基本假设、信息质量特征、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等。政府会计目标是核心,是该框架的逻辑起点,最高目标是帮助政府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政府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但具有新的
本文针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近期规划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具体从报告体系设计、报表要素界定和报告主体重整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于政府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