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血清细胞因子在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和非生物型人工肝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设重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每组血清IL-2、IL-6、TGFβ1、TNF-α、sFas、IFN-α的水平,以及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IL-2、IL-6、TGFβ1、TNF-α、sFas、IFN-α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前后的水平,并比较它们的变化。结果:重型肝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FN-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TGF β1、TNF-α、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6、TGF α1、TNF-α、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死亡及疗效差自动出院的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极易反弹,而治愈及好转的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不易反弹。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对IL-6、TGFβ1、TNF-α、sFas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能使IL-2、IFN-α水平升高,对重型肝炎有明显疗效。IL-2、IL-6、TGFβ1、TNF-α、sFas、IFN-α的水平对评估重型肝炎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和血浆置换术(PE)治疗各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34例重肝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每隔1~4天进行血浆置换(每次置换2500ml)或/和MARS治疗。结果:34例共进行PE142次,每例平均3.92±2.08次,有9人行MARS(与血浆置换交替)治疗共19次;存活12例,存活率35.29%。人工肝对亚重肝早期患者疗效最好(存活率79.20%)
目的:探讨利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时护理程序的应用及体会。方法:123例重型肝炎在内科基础治疗同时每隔1-3天进行MARS治疗268次。同时给与相同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MARS治疗患者的胆红素显著下降、体内的有害物质被有效清除、同时血浆白蛋白升高。结论:护理程序的应用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重型肝炎的好转率。
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实践中屡见不鲜。除了传统药物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肝损害外,新药引起的肝损也不断涌现。因此药物性肝病并非仅仅是临床肝脏病科医生,而且是全体临床医生都要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肝脏的药物代谢和药物性肝的损害机制,并对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了分类,最后探讨了药物性肝病的治疗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肾脏是第一个可由机器和合成装置替代其功能的实质器官,直至今日,通过透析技术完成的肾脏替代治疗仍然是唯一的一个实现体外长期替代脏器功能的方法。作为体外装置的核心部分,人们不断地对透析膜进行改进,以减少透析治疗本身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本文将介绍了传统透析膜、新型膜和活性膜的特点,并对未来血液净化透析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文介绍了我科使用丽珠HA330-Ⅱ型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行血液灌流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肝性高胆红素血症1例,观察血液灌流治疗前后的胆红素变化情况,评价灌流的效果及灌流治疗的安全性,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肝性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有较满意疗效和交好安全性,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改善肝衰症状,是肝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又一治疗途径。
本文介绍的此患者多年乙肝病史,出现明显黄疽,乏力,消化道出血,脾大腹水,TBil>171 umol/L,PLT1,故慢性乙型重症肝炎诊断成立。患者年轻,肝脏代偿功能尚好。故采用中药扶正化癖,祛湿等中药灵活加减,抓住时机采用抗病毒拉米夫定,稳定期改用阿德福韦。中药中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体现在疾病不同的阶段治疗的重点的不同,根据此方针,贯穿于治疗中,早期清利疏肝,中期调肝理肝,后期养肝柔肝。研究证实,乙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及器官功能障碍的方法和疗效,小儿血液净化时如何快速建立血管通路及如何使其顺利进行。方法: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疗法治疗18个月~14岁急性毒物中毒患儿和危重肾功能不全患儿,治疗13例进行29例次血液净化。结果:所有患儿都能快速建立血管通路,血液净化过程顺利,分别治疗1~5次;血液净化后比净化前症状减轻,。肾功能改善或毒物血浓度明显下降。痊愈、好转9例
目的:了解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86例重症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术160例次。结果:多数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7.2%(75/86),重肝存活率62.79%(54/86)。结论:血浆置换术是当前治疗重症肝炎的较好方法,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预后,改善存活率,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疗效及预后.方法:将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17例观察其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组20例,死亡4例病死率20%,对照组17例,死亡7例病死率41.2%.治疗组HBVDNA定量下降明显,TBIL,ALB,PTA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明显.结论: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呋定治疗慢性重型乙肝有加快肝功能好转,有效改善肝功能,
目的:血浆置换联合中药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所选病例均为本院肝病中心2005-2006年的住院病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内科治疗和人工肝系统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草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乏力,腹胀明显缓解,食欲增加。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10例,死亡6例,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9例,死亡9例,好转率分别为70%和5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中药治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