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31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云庆,郑燕康,, 来源:新技术新工艺 年份:1990
截齿是落煤和碎煤的主要工具。截齿是在齿体上焊有硬质合金的截齿刀头构成。截齿的性能优劣影响采煤机质量与采煤效率。目前各国齿体材料多用含有Cr、Ni、Mo等合金元素的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志华,郑燕康,,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年份:2001
清华大学1998年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并将其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实践作了考察和回顾,特别对“绿色教育”、“绿色科技”...
[会议论文] 作者:方鸿生;张弛;郑燕康;, 来源:第七次全国热处理大会 年份:1999
系统总结了清华大学贝氏体相变研究组近年来在固体相变领域最新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①钢及非铁合金中贝氏体超精细结构;②贝氏体表面浮突的特征及本质;③三维巨型纳米台阶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方鸿生,郑燕康,周欣,, 来源:金属热处理学报 年份:1986
本文对中碳空冷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精细结构、强韧性变化规律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空冷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中,下贝氏体分割原奥氏体晶粒,使马氏体板条束细化,...
[期刊论文] 作者:方鸿生,杨志刚,王家军,郑燕康,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6
系统总结了清华大学相变及复相新材料研究组近年来在贝氏体相变领域关键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三维巨型及纳米台阶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台阶阶面的可动性、贝氏体片条的内部......
[期刊论文] 作者:黄维刚,方鸿生,郑燕康, 来源:钢铁研究学报 年份:2003
测定并分析了中碳和中低碳C-Si-Mn-B系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及强化机制.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减小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宽度和提高板条内的位错密度对贝氏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业元,方鸿生,郑燕康,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5
试验发现,低应力冲击磨损(冲击能量为3.5J)以微切削为主,而高应力冲击磨损(冲击能量≈160J,与实况相近)以块状剥落为主,且其磨耗显著增大.材料组织类型影响高应力冲击磨损,贝/马复相组织具有优良......
[期刊论文] 作者:黄维刚,方鸿生,郑燕康,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2001
本文研究了C-Si-Mn-B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结果表明,在强度相近的情况下,含1.8%Si钢的门槛值△Kth较0.6%Si钢的低,而且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提高△Kth值并非有利.1.8%Si...
[会议论文] 作者:方鸿生,郑燕康,陈秀云, 来源: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学会兵器产品失效分析交流会 年份:1985
[会议论文] 作者:方鸿生,郑燕康,陈秀云,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学会第二届年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黄维刚,方鸿生,郑燕康, 来源:金属热处理学报 年份:1999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硅中碳和中低碳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增加可提高贝氏体钢的回火抗力,中碳和中低碳钢的屈强比在400℃回火后分别达到087和089。300...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业元,方鸿生,郑燕康, 来源:金属热处理学报 年份:1995
针对冲击磨损试样表面的白层,用静载磨损方法研究了该白层的磨损特性,分析了其失效形式,并讨论了组织类型对白层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样表面有白层时,磨报出现块状剥层,而无白......
[期刊论文] 作者:方鸿生,杨志刚,王家军,郑燕康,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5
本文首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Fe-C-Cr钢中贝氏体和马氏体浮突的形态,利用STM所独具的优异的纵向分辨率,发现贝氏体浮突实际上是贝氏体的亚片条、亚单元及超亚单元造成的表面浮突所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军,郑燕康,杨志刚,叶锐曾,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5
在综合考虑高温用包覆型MCrAlX涂层的表面稳定性(表面抗氧化、抗腐蚀性能)、涂层内氧化现象及涂层/基材间界面稳定性等3个方面基础上,现采用多弧离子镀、磁控溅射两种物理气...
[期刊论文] 作者:黄维刚,方鸿生,郑燕康, 来源:金属热处理学报 年份:1997
研究了硅对中低碳和中碳MnB系空冷贝氏体钢的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为14%~18%时,钢中的贝氏体组织是由残余奥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所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冷却后的贝......
[期刊论文] 作者:黄维刚,方鸿生,郑燕康, 来源:金属热处理 年份:1997
研究了不同硅含量和少量钼对中碳Mn-B贝氏体钢连续转变动力学(CCT曲线)的影响,发现随钢中硅含量的增加,C曲线的高温转变部分向左移动,并使转变温度升高,而中温贝氏体转变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推......
[期刊论文] 作者:方鸿生,王家军,郑燕康,杨志刚,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93
通过本文实验用钢的研究,证明了下贝氏体碳化物的来源用透射电镜(TEM)证实下贝氏体碳化物在下贝氏体铁素体宽面上巨型台阶前沿析出,且呈楔状形态,楔根(较粗的一端)源于巨型台...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业元,方鸿生,郑燕康, 来源: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 年份:1995
用独特的压剪复合加载实验方法,研究了材料在中等载荷作用后的表层组织特性变化。试验表明,样品表层形成了高度加工硬化的白层,它具有超细晶亚结构,是局部不均匀性变形形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燕康,方鸿生,陈秀云,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6
研究表明,空冷B/M组织中,B下分割γ晶粒,使M板条束细化,李晶M减少,具有优于同成份的全M组织结构。但因空冷过程中在γ晶界上形成部分连续的碳化物薄膜,掩盖其组织的优越性,致使低温回火时韧......
[期刊论文] 作者:方鸿生,郑燕康,黄进峰, 来源:金属热处理 年份:1997
本文简要阐述了Mn-B系空冷贝氏体钢系列及产品近年的新发展。材料以普通元素Mn和微量B合金化,较Mo-B系贝氏体钢成本显著低廉,可空冷自硬,强韧性好,应用面广,钢厂可直接出产品,现已可生产耐磨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