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临床荟萃 年份:2000
目的:探讨糖尿病AMI与非糖尿病AMI患者Q-T离散度(Q-Td),J-T离散度(J-Td)的改变与心脏危险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以45例糖尿病AMI与50例非糖尿病AMI患者进行对照,观察7天内Q-Td、J-Td及心脏危险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年份:1991
极化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成为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但对其疗效的评价不一。近几年报道镁盐治疗AMI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未见有探讨镁盐治疗AMI对心功能影响的报道。本文在...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广后医学 年份:1994
硝苯吡啶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自70年代应用以来,临床用途日渐广泛。然而,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种不良反应亦日趋增多。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7%~40%。主要副作用为心血管......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医学综述 年份:2000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研究表明,冠心病心肌缺血及猝死有其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这一规律变化可能的促发机制与儿茶酚胺分泌和血小板聚集性发生类似的昼夜波动有关。掌握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医学综述 年份:1997
QT间期代表心室肌复极的时间,QT间期离散度或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代表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不稳定性的程度。近年研究表明QT延长如长QT间期综合征(LQTS)是发...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医学综述 年份:1997
心肌酶学标志物测定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判定AMI的进程、再灌注与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各种酶学标志物尚有灵敏度较低或升高持续时间较短(CK、CK-MB)等不足,这些均...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2
随着科学的发展,超声心动图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增大的检出率明显增多,这对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分析、判断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国...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及QTc离散度(QTcd)与心脏危险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AMI的老年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与AMI进行比较。溶栓用尿激酶150~20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然后测......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人民军医 年份:1989
近20年来,休克的微循环障碍学说得到了证实与发展,并在休克抢救的临床实践中初步获得成效。但是随着认识的丰富与深入,休克时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特别是细胞代谢异常,难以完...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心功能杂志 年份:1990
本文应用心前区阻抗微分图(LVIG)、心导纳微分图(dy/dl)方法,观察吸烟对健康人和长期大量吸烟者对左心舒张及泵血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烟者心脏舒张及泵血功能指标IRP...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心功能杂志 年份:1999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相当一部分存在低钾血症,其中部分患者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作者对166例AMI患者的血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低钾血症56例,血钾正常者110例。AMI的166例均行连续......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0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死亡原因数为原发性心室颤动 ,而 QT离散度 (QTd)与 AMI早期原发性心室颤动呈正相关 [1 ]。本文作者应用 1· 6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 AMI并观察该药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忠,陈良细, 来源:华夏医学 年份:2003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用于治疗与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释放有关的多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对该药的研究,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复苏及各种急危重症休克的治疗.笔者主要对其临床应...
[期刊论文] 作者:蒋义生,陈良细, 来源:广西医学 年份:2002
自1998年2月至2000年8月,我们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平均随诊1年.结果治疗组在病死率、心衰恶化需住院率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张桂兴,, 来源:广后医学 年份:1989
血管活性药物主要是指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两类。前者收缩血管,后者扩张血管,两者作用迥然不同。休克时如何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意见不一。60年代以前,抢救各种类型的休...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张桂兴,, 来源:广后医学 年份:199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包括短效的卡托普利,长效的依那普利、利诺普利和西那扎普利等。其主要作用为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其血管紧张素Ⅰ(AT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陈启仁,, 来源:广后医学 年份:1993
1,8二磷酸果糖(FDP)是细胞内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对许多代谢过程都起调节作用。近几年临床应用初步表明,FDP 对缺血性心脑疾病,对心原性或失血性休克等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细,张桂兴,, 来源:广后医学 年份:1989
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是一重大进展,使过去很多难以治疗的顽固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这已为国内学者所公认。但不同因素引起心衰,如何合理选择血管扩张剂,仍是值得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