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年份:1979
皂甙是一类广布于植物中的重要化学成分,结构比较复杂,不少皂甙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皂甙的研究是植物化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测定皂甙元的结构须要先将皂甙元从皂甙中水...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83
防己科植物黔桂千金藤(Stephania dielsiana C.Y.Wu)又名血散薯,产于广西、广东、贵州一带。为了研究Stephania属植物的资源和它们的化学成分,我们对产于广东的黔桂千金藤进...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 年份:1976
已知防己科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Miers.)含有十二种生物碱,并已确定了结构。1963年从该植物中分离得一种新的酚性生物碱,曾定名为生物碱 B;现证明为一新型的二聚苄...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南京药学院学报 年份:1979
本文总结了有关四氢原小檗碱的构象和构型的各种测定方法和它们的进展,对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劣作了初步的评论。This article summarizes various measurement metho...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 年份:1978
本文对日本蟾蜍(Bufo vulgaris formo sus Boulenger)鲜皮中的强心甾体成分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除分离得已知辛二酰精氨酸酯类的蟾酥毒外,并新分离和鉴定了三种新型的蟾酥...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南药译丛 年份:1960
新药物的初次试验应当包据有测定动物或病人对于该药物的吸收量。应用物理化学法如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极谱法常常需要在生物体液中先将药物从干扰物质中分离出来,作者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 年份:1974
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Merr.)和海杧果(Cerbera odollam Gaertn.)均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期以来,已知两植物的种仁具有强烈毒性。近年来,对黄花夹竹桃引起了很大的注...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南京药学院学报 年份:1960
喹碘仿系喹啉的衍生物,为抗肠内阿米巴传染的有效药物。1938年Adkin等对喹啉的极谱行为进行过详细的研究。Stock对8—羟基喹啉的电极还原过程会有过报告,他在pH2—12之间的...
[期刊论文] 作者:闵知大,,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 年份:1978
从光果甘草中分离得四种新黄酮化合物,其中 glabridin(Ⅰ)和 glabrene(Ⅳ)为异黄烷,glabrol(Ⅱ)为二氢黄酮,glabrone(Ⅲ)为异黄酮。(Ⅰ)和(Ⅱ)的分离:干燥研碎的甘草根Fou...
[期刊论文] 作者:潘勤,闵知大,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03
目的 分离鉴定甘遂 Euphorbia kansui中巨大戟萜醇 (ingenol)型二萜酯类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波谱技术 ,尤其是 2 DNMR技术 (1 H- 1 HCOSY,HSQC,HMBC和 NOESY实验 )进行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姚胜,闵知大, 来源:中国天然药物 年份:2005
目的:研究波罗蜜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近代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波罗蜜叶的乙酸乙酯部...
[期刊论文] 作者:贾靓,闵知大, 来源:中成药 年份:2005
目的:对广西产山乌桕茎枝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进行了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九个化合物,...
[期刊论文] 作者:贾靓,闵知大,,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07
目的研究广西产灰毛大青干燥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并运用化学及波谱学方法对分得的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其中7个化合物,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贾靓,闵知大,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曾群, 闵知大,,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从川南地不容的块根中分离出4种生物碱。根据其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L-四氢巴马亭,荷苞牡丹碱,青藤碱,巴马亭。...
[期刊论文] 作者:王朝虹,闵知大,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1999
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是毛茛科芍药亚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所谓赤芍和白芍,根据现今应用情况及历代本草中的记载可认为白芍是栽培的芍药植物的根,赤芍则主要来自野生芍药的根。芍药......
[期刊论文] 作者:桑已曙,闵知大,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从峨嵋葛根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和鉴定了9个化合物,大豆 甙元(daidzein,1),大豆甙(daidzin,2),染料木素(genistein,3),染料木 甙(genistin,4),葛根素(puerarin,5),芒柄素(formonoetin, 6),葛......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定祥,闵知大, 来源:中国天然药物 年份:2004
目的 :研究两面针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两面针的酸水提取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8个...
[期刊论文] 作者:梁侨丽,闵知大,,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8
目的分离鉴定斑鸠菊属植物咸虾花中的化学成分,为PC-12细胞生长促进剂的筛选提供样品。方法90%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用IR,NMR和MS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部...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义, 闵知大,,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96
大中药大乾根中分得9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羊毛甾醇,3-甲氧基-4-羟基反式丙烯酸正十八醇酯,β-谷甾醇,伞形花内酯,2,2‘-二甲氧基-3,3’-二羟基-5,5‘-氧-6,6’-联苯二甲酸酐,d-松脂素,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