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6
一、所谓“十一旗”的问题 《清太宗实录》天聪九年二月丁亥条记载:“编审内外喀喇沁蒙古壮丁共一万六千九百五十三名,分为十一旗”。这十一旗是指蒙古八旗和古鲁思辖布...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5
清宣统三年末,隆裕皇太后在清帝逊位前夕向全体臣民宣布:“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历尽沧桑、...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1
"清官"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本来是作为一种与"贪"相对立的价值取向来概括对某些理想官吏的评价。大致18世纪的一百年间,也就是为史家艳称的"康乾盛世",情况有了变化。官场中......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3
清乾隆朝文禁之严、文网之密为中国历代所仅见,其时真正有分量的野史如凤毛麟角,历史成了官书的一统天下。而官修史书对宫闱秘事或语焉不详,或刻意讳饰,言词闪烁之间,不免留...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3
乾隆生母是谁 ?野史小说的记载以至坊间传闻与清官书的说法大相径庭。与乾隆生母之谜纠缠在一起的另一桩疑案是 :乾隆的诞生地究竟是京师雍和宫 ,还是承德避暑山庄 ?根据清朝...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 年份:1985
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十七世纪初,满族在东北崛兴,清太宗皇太极在建立清王朝前后,继承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遗业,最后完成了对黑龙江流域广阔地区的征服,并通...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1
200多年前,发生了一件连乾隆皇帝都称之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的贪污巨案,使他不得不陆续处决了百余名贪官。只是贪风并未因之遏止,这是因为皇上本人就是最大的赃主,封建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书摘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06
为什么在惩贪最严厉的乾隆时代却出现了严刑峻法也难遏制的贪贿之风?为什么中国古代第一巨贪和珅恰恰是在乾隆眼皮底下养成的?政治腐败,和珅有很大责任,乾隆则负更大的责任,...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3
满族统治者进占以辽东为中心的广大汉族地区以后,如何统治汉族,成了满族统治集团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入主中原的宏图大志能否实现,也关系到在关外能否维持...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满洲统治者征服漠南蒙古历经半个世纪之久,而这一意义重大的事业主要是在皇太极在位的17年中完成的。天聪年间已有嫩科尔沁、扎赖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禄科尔沁、四子、翁牛特、喀喇车里克、吴喇忒、土默特、喀喇沁及察哈尔等......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8
【正】 乾隆四十二年(1777)发生了王锡侯《字贯》案,这是自三十九年(1774)谕令查缴违碍书籍以来,第一起震动全国的文字狱。继之而兴的徐述夔《一柱楼诗》狱,则是整个查办禁书...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5
【正】 八旗的基层组织——牛录(佐领)创建于一六○一年(明万历二十九年),终清之世,牛录制度虽在不断完备,但牛录的类别、编制、职能,以及如何承袭等方面都基本上保持着清太...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历史档案 年份:1984
【正】 首告,是诉讼过程中告诉的一种形式,史籍中也称为“告奸”、“举首”、“出首”等,今天所谓告发、检举即与此相类。在早期满族社会中,首告颇为盛行,明金萨尔浒之战后,...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满语研究 年份:1985
清代皇族有宗窒、觉罗之别,凡显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本支称为宗室。清王朝建立伊始,即把宗室封爵定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2
本文引证雍正朱批奏折等资料 ,试图揭示杨名时案背后隐藏的委曲情节 ,并通过比较研究官方与民间两种不同文本系统的杨名时传记 ,对雍正蓄意制造这一冤案 ,不仅从政治角度作出...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康,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