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3
秦统一后,岭南地区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考古学文化看,秦汉时期较之先秦时期有相当大的进步,尤其是秦汉时期建筑遗址的发现,其崭新的面貌,是先秦遗址中不曾有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湖南考古辑刊 年份:1999
如果说,在石器上使用了磨制技术或以出现陶器作为新石器文化的标志,那么岭南地区的下列遗存都可划入前期新石器文化:广东的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勒竹口,怀集大沙岩,英德青...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9
广东五华狮雄山遗址的第五次考古发掘有重大发现,尤其是封泥与植物遗存。宫殿式回廊建筑基址是不能否定的,并可能存在阙门等结构,可肯定为"长乐台"(行宫)遗址,年代为南越国时...
[会议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分会第十届年会暨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年份:2006
广东的旧石器文化至今还没有发现较为丰富或很有说服力的遗存,但有一些零零星星的打制石器地点以及年代较晚的洞穴遗存,为探讨本区域的旧石器文化提供观察比较的资料.笔者认...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考古 年份:1991
1986年冬,平远县博物馆谢继同志根据当地农民提供的线索,在长田乡龙颈村寨顶上山发现了石器、陶片等遗物,后会同省博物馆邱立诚、陈红冰,五华县博物馆李达科等同志前往调查...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考古 年份:1998
普宁市博物馆于80年代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牛伯公山遗址。1995年9~10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联合组成发掘队,在普宁市博物馆的协助下,对该遗址进...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考古 年份:1996
1992年,为配合广梅汕铁路工程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五华县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在广东省东北部五华县华城维西的屋背岭发现一批周代遗物,在河子口龙颈坑发现有瓷窑...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文物 年份:1991
1982年大埔县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时,先后在枫朗镇王兰金星面山,保安背头岭、墟镇街背山、湖寮镇莒村下北山、结高岭五处地点发现一批陶、石器,经省博物馆派员到现场勘察...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5
广东洞穴石器文化考察邱立诚广东境内石灰岩地区出露面积广阔,在石灰岩地区中,不少洞穴保存有古代人类文化遗存,并出土了不少石制品,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形态的珍贵资料。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9
本世纪以来,经中外学者数十年努力,广东青铜文化的考古资料已有相当的积累。虽然整体面貌还不能说十分清楚,其发生、演变过程及年代序列都有许多争议和值得推敲之处,但基本轮廓则......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21
阳江学宫于2021年1月发现了“敬一箴”石碑,而高要学宫早在1983年11月就已出土了"敬一箴"石碑,两者均为"嘉靖敬一箴有序"。通过比较,文章列举了这两个石碑异同之处,并进行初...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广州文博 年份:2021
广东五华狮雄山遗址的第五次考古发掘有重大发现,尤其是封泥与植物遗存。宫殿式回廊建筑基址并不能否定,可能存在阙门等结构,可肯定为\"长乐台\"(行宫)遗址,年代为南越国时期,此外\"定楬\"城址并不在狮雄山。......
[会议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本文对广东地区先秦时期所见的石峡文化玉器、海丰发现的玉琮、宝镜湾遗址的玉器等进行了介绍,并就所关联的考古学文化加以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0
浩瀚的南海,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而粤西海域则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古代,她是中国海路与东南亚、中西亚及西方各国沟通往来的必经之域。“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96
从封开地区史前期考古文化看广信作为岭南首府的历史背景邱立诚封开地处粤西边睡,与广西梧州接壤。贺江自北向南流经,至封川江口与西江汇合。本文所述范围即为封开境内自新石器......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96
广东阳春县发现南汉乾亨重宝石范邱立诚1982年9月,广东省阳春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在石望镇铁屎径发现石质“乾亨重宝”钱范①,其后由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②。地层中有大量废......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0
珠江流域自距今一万年起出现陶器,至秦以前,主要的炊器圜底釜,与中原地区的主要炊器鬲有很大区别,在这段时间的考古文化主要是陶釜(炊具)与石斧(工具),圜底陶釜流行了整个先秦时期(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刘建安,, 来源:文物 年份:1991
1982年广东省五华县博物馆李雄坤等同志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华城镇塔岗村狮雄山采集到绳纹瓦和戳印方格纹陶片。此后,广东省博物馆黄玉质、邱立诚等前往勘察,确定这里是一处汉...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何斌,, 来源:文物 年份:1991
罗亨信家族墓位于东莞市篁村区的低矮山墩上,广深公路在其东面通过。1988年4月,广东省及东莞市博物馆联合组成发掘队,对墓地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
[期刊论文] 作者:邱立诚,曾骐,, 来源:考古 年份:1999
揭西县位于广东东部榕江流域。80年代以来,揭西县博物馆在河婆、五经富、坪上等地调查发现几处先秦时期的遗存(图一),采集了一批有研究价值的遗物。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一、北坑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