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贺狄龙, 来源: 年份:2007
本文主要从分散和界面结合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多壁纳米碳管(MWNTs)与聚合物的复合,通过对复合材料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表征,分析了碳管在聚合物中的作用机理。对MWNTs进行酸碱处理和胺功能化,采用FTIR、TEM和Raman等方法表征了不同方法处理对MWNTs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苗萌, 马冬梅, 贺狄龙,, 来源:电源技术 年份:2016
作为电动车具有竞争力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吸引了很多的关注。了解磷酸铁锂电池的失效原因或机理,对于提高电池性能及其大规模生产和使用非常重要。综述了近年来磷酸铁锂动力...
[期刊论文] 作者:杨增武, 苗萌, 贺狄龙,, 来源:电源技术 年份:2016
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和成本进一步降低,其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自放电一致性对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萍,刘波,高二平,贺狄龙, 来源:电池 年份:2020
概述德国、美国、日本及国内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对我国现阶段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的建设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韩路, 贺狄龙, 刘爱菊, 马冬梅,, 来源:电源技术 年份:2014
随着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的迅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将进入大量回收的阶段,因此需要考虑电池的梯次利用,分析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的重要性,介绍了动力电池梯...
[期刊论文] 作者:贺狄龙, 马冬梅, 段雪琴, 宋金保,, 来源:电池 年份:2014
从温度和荷电状态因素出发,研究了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锂离子电池存储后内阻、开路电压和容量的变化。高温45℃和满电态存储都会加速电池内阻的增大,但高温45℃的影响更大;电...
[会议论文] 作者:糜裕宏;张孝彬;贺狄龙;周胜名;,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分论坛 年份:2006
本文采用碳纳米管(CNTs)在去氧胆酸钠(DOC)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制备了高稳定性、高浓度(5 mg/ml)的CNTs悬浊液,这种CNTs悬浊液和聚乙烯醇(PVA)水溶液通过简单溶液共混后蒸发水份...
[期刊论文] 作者:周琳,马冬梅,贺狄龙,朱晓辉,宋金保,, 来源:电源技术 年份:2016
从Li Fe PO4/C电池负极角度出发,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测试仪(ICP)和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此电池......
[期刊论文] 作者:刘爱菊,贺狄龙,马冬梅,韩路,王永欢, 来源:电源技术 年份:2014
以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组装额定容量为10 Ah的LiFePO4动力电池,研究了化成深度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成深度对老化前电池的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麻姗姗, 杨刘倩, 王炜, 胡淑婉, 贺狄龙, 来源:中国测试 年份:2021
放电容量和比能量是评价锂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该文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对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进行室温恒流放电容量测试,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试验中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评定。对试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当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为......
[期刊论文] 作者:焦志辉,张孝彬,程继鹏,陶新永,贺狄龙,, 来源: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2008
碳纳米管用氨水、乙二胺四乙酸(EDTA)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通过硫代乙酰胺、醋酸锌、水和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在水浴超声条件下发生溶液化学反应,在碳纳米管表面包裹了一层分布均匀......
[期刊论文] 作者:糜裕宏,张孝彬,周胜名,王杏花,贺狄龙,王俊莲,, 来源: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2006
0引言纳米晶体合成时的形态可控仍然是现代材料化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与纳米颗粒相比.一维纳米材料(纳米棒或纳米线)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及其在纳米器件上广泛的应用更为人们关注.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