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 年份:2014
俗称的"国画"是"中国画"的简称。中国画翻译成英文并非(2hinese painting,而是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因为Chinese painting容易理解为中国绘画,而当前的中国绘画...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08
张立辰1939年生于江苏省沛县。大写意花鸟画家,擅兰竹及指头书画,亦偶作山水。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至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年调至中央美术...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谈起中国山水画神异的表现力,人们往往喜欢引用一千年前流传的两句画评:“李成之画,近视有千里之远。范宽之画,远望不离座外”。后一句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十世纪点出山水...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10
鬼神部分(共14件)1、《罗汉图》中央美院古代绘画的收藏以明清为主,宋元少,这件是元代的罗汉图,这个罗汉叫笑狮罗汉。罗汉的面部、衣纹,后边的树,画法很接近南宋的刘松年...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12
近些年来,年轻女性艺术家目增,但书画兼长者不多,造诣深厚又品味纯正者尤少,然而在我的视野中,潘一见却是凤毛麟角之一。潘一见,又名倚剑,浙江瑞安人,父亲是书画家,从事文物工作,她童年......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3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李可染先生说:“中国画不仅表现所见,而且表现所知、所想。”近代的中国山水画,尤其不满足于描写眼前的自然风光,总是通过画山河表现人事,...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3
最近读钱穆《湖上沉思录》,其中《人文与自然》《乡村与城市》和《紧张与松弛》,均讲精神生活。意谓自然、乡村和松弛,是根脉,是源头。人类从乡村进入城市,心态由松弛变为紧张,渴求......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0
古之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长安.历史文化悠久.1960年代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等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则将这块土地上的绘画艺术推向高峰。,石朴,一士隐耳,不求闻达,不为时晓,而......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 年份:2010
我认识区广安好几年了,他年纪很轻,却画老派山水,不但笔墨功力老到,而且画得颇有古意,在他的画中,很难看到大自然被人为地改选,只有山川浑厚,草木蒙茸,在朴茂中焕发着生机。2...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 年份:2007
十年前我认识管苠(?)的时候.山水画在85新潮之后出现了两种追求。一是参照西方现代艺术.探索以往未曾表现的精神领域.营造令人感奋的景观.同时强化山Ten years ago I knew tube...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2
毛笔的产生,是先民的伟大创造,无论写字,还是画画,都延展了手的功能,致广大,尽精微,天下万物,尽入彀中。笔墨的互补与融渗,从根本上铸造了中国画的风貌,有骨力,有生命,更有语...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小康 年份:2006
马继忠,字山人,笔名鲁丘,1941年生,祖籍山东肥城,现为西安教育学院艺术系教授。他18岁毕业于西安美院,遂在秦岭大巴山中生活近20年,饱经生活磨难,深悟笔墨精髓,钟情于密体画创作,被誉为......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05
三四十年前,只要研究美术史、从事书画鉴赏,都离不开两本书,一本是郭味蕖先生的《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另~本是徐邦达先生的《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4
十三年前某日,致力于弘扬传统的孙克先生来电话说:“在陈子庄、黄秋园之后,安徽又发现了一位黄叶村,身世坎坷而功力深厚,最近One day thirteen years ago, Mr. Sun Ke, wh...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02
只要提到中国,人们会立即想到长城,只要来到中国,人们无不以一登长城为快。长城是人类的奇迹,是中国的象征,是辉煌悠久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之所以引人瞩目,一是它历史的久...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9
十多年前,黄秋园的“人亡业显”震惊了整个画坛,他的学生漆伯麟也开始崭露头角。漆伯麟多年以来以工余时间学画。讷言敏学,孜孜((,由画花鸟入手兼及山水、人物,在成为秋园晚...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 年份:1996
人亡业显影响广泛的陈子庄说:“名家门下不会产生有成就的弟子,……因为名家风标独特,容易限制学生的创造性。”(《石壶论画语要》)这段议论,有一定道理,但也失之片面。它对...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 年份:1993
(一) 出生于上海崇明岛的丁观加,自1955年考入南京师院美术系并从学于傅抱石等名家以来,便同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画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六十年代的南京画坛,活跃着以傅抱...
[期刊论文] 作者:薛永年, 来源:美术 年份:1989
陈平是我在书法篆刻艺术上结识的年轻朋友,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事了。当时,他正在中国画系学习,但对于中国古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书画金石之外也写些诗词散曲,据说来自少年时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