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1
自1911年辛亥革命民国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38年,史称“民国时期”。此一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变迁、文化更替、风气转移的“贞下起元”之际,旧的由衰而亡、新的由孕而生。民......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和转型的时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潮激荡之际,思想文化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三足鼎立的格局。就影响而言,三者之中...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3
陶澍是中国古代向近代转型过程中来自湖南影响全国的经世派重要人物。其经世思想的影响和地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集经世实学和经世事功于一身,倡实学、行实政、求实效,...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升级发展中,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表现为彰显特色、提升品位。发挥这一功能,内可优化市民的综合素质和产业结构,外可塑造城市的鲜明形象。值此文化创新城市格局、......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1
在西学东渐的持续冲击与传统的日益变异崩解的清末民初是学术旧范式破裂和新范式孕生的 “关键时刻”。新学制的推行,政治与学术、致用与求真的区分,通才之学向专家之学的折转......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清末民初的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转型时期.西学东渐、传统解构、思维方式变革携手并进,奏响了思想文化领域权变、巨变、全变的三步曲.与新旧文化的解构、结构相...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2018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两个百年里,在东西两个半球的中、英两个大国的历史上,就香港的割让和回归问题引发了两件轰动世界的历史事件。香港被割让,表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和大英帝国的...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2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唯物史观对于这种转型影响巨大。在唯物史观的影响下,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象和主体、重心和功能,都发生了巨...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4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视为现代化的百年历程.百年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和特点突出了一个"变"字,而百年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和特点则凸现为一个"新"字.变与新交...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中学在吸纳西学过程中的重建。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贺麟秉持"文化抗战"、"学术救国"的理念,遵循"儒化西学"、"华化西学"的思路,着眼文化创新,提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15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面战场开展最成功、最受世界关注、所获评价最高的战役。它不仅处于中国抗战的关键点,而且也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点;不仅改变了中国抗日...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2012
20世纪中国史学有两变,一是由过去的旧史学变为“新史学”(含史料派史学),一是由“新史学”演进为真正马克思主义“新”史学。而唯物史观的传入则是中国现代史学临门一脚,开创了中......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民国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融合创新的时期,社会转型、学术兴盛与方法创新是其显著表现。在影响 民国学术的诸种方法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8
民国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融合创新的时期,社会转型、西学东渐与学术创新是其显著表现。在影响民国学术的诸种方法中,唯物史观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民国学...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莱布尼茨是近代西方较上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且建树最多的一位大师。其中西文化观经历了一个由接触到深入比较研究并构建“中国学”的过程。其中西文化观的价值在于通过语言...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民国时期是中西古今交汇、渗透、融合、创新的学术盛世.在学术研究方法上,由西方传入的直觉方法与中国传统的直觉方法相衔接、融合而为学者们所关注,成为影响这一时期学术的...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4
心理语言学在美国──对趋势和研究领域的纵观美国密歇根大学DavidMoser博士薛其林译伍铁平校当今美国心理语言学界的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迄今为止各自独立的领域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了......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03
民国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西古今学术的整合、调适、创新时期,学术研究方法上的交流渗透和融合创新亦可谓“于斯为盛”。一枝独秀的科学实证方法、异军突起的唯物辩证......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融合中西、化合古今、铸旧创新,是民国学术的一大特色。学术大师陈寅恪结合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与近现代西方兴起的诠释学而形成的义理阐释方法,就是这一特色的典型表现,它也是陈......
[期刊论文] 作者:薛其林,,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6
目前学术界存在两个突出现象:一是各说各话。作者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能够说出道道,说出新意,文章有价值。但缺乏交集,更缺乏交锋,即令在同一学术领域、同一研究方向、甚至同一话题,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