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蒙伟光,, 来源:广东气象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蒙伟光,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利用一套分辨率较高的中尺度实验观测资料,对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环境场进行了总动能平衡的诊断研究,讨论了对流活跃和非活跃两个时期动能平衡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暴雨的能量过......
[期刊论文] 作者:蒙伟光,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计算了暴雨区涡旋动能的收支。分析表明:非地转运动产生和水平幅合输送以及平均动能转移的涡旋动能是扰动发展、维持的动能来源。...
[学位论文] 作者:蒙伟光,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03
该文在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一次华南典型暴雨过程中MCS的活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用MM5模式模拟了MCS发生发...
[期刊论文] 作者:蒙伟光,陈谋, 来源:广西气象 年份:1998
利用近35a登陆湛江市热带旋的年频数和湛江市年平均气温两个时间序列,用连续功率谱和交叉谱方法,分析了袭击湛江市热带气旋的活动特点,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论文] 作者:郑彬,蒙伟光,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06
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受高原、海洋(海-气相互作用)、冷空气和陆地(陆面过程或陆-气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中南半岛由于是连接南海夏季风和印度、孟加拉湾季风的关键区,而且......
[期刊论文] 作者:蒙伟光,郑彬,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06
在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应用MM5/NOAHLSM模式,研究了中南半岛陆-气相互作用对200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的可能影响。结果发...
[会议论文] 作者:郑彬;蒙伟光;,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年份:2004
2004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19日爆发,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站点降水资料对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形势和降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爆发前,中纬度的偏北气流南下,促使西太平洋副高...
[会议论文] 作者:郑艳萍, 蒙伟光,, 来源: 年份:2004
广东省是全国降水最丰沛的地区之一,其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降水集中期可分为前汛期和后汛期。位于广东南部沿海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
[会议论文] 作者:蒙伟光,闫敬华,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年份:2006
本文通过对2004年8月11日午后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高分辨数值模拟,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可能对雷暴活动的影响问题,主要考察了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相关的"城市热岛"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城区粗糙度增大可能引起的低层辐合的增强过程,及其与雷暴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蒙伟光, 闫敬华, 扈海波,,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7
通过对2004年8月11日午后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高分辨数值模拟,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可能对雷暴活动的影响问题,主要考察了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相关的“城市......
[期刊论文] 作者:蒙伟光,闫敬华,扈海波,,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年份:2007
利用广州地区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观测网资料、广州雷达回波资料以及卫星TBB资料等,分析了2005年8月初受热带气旋外围气流影响条件下广州地区"城市热岛"(UHI)的演变特征,并主要对期间8月4日夜间和7日午后发生在广州城区的两次雷暴过程及其与UHI等城市效应的关系进......
[会议论文] 作者:郑艳萍[1]蒙伟光[2], 来源: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5
  广东省是全国降水最丰沛的地区之一,其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降水集中期可分为前汛期和后汛期.位于广东南部沿海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
[会议论文] 作者:林文实,孟金平,蒙伟光,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暴雪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了解降雪的云微物理过程对于提高暴雪的数值预报水平和人工增雪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包含了多个显式可分辨尺度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的最新版本,来模拟2004年12月20日至23日......
[会议论文] 作者:李江南,蒙伟光,孟金平,林文实,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年份:2005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了一次华北暴雪个例.模式采用四重套网格,模式分辨率分别为54km、18km、6km和2km.在模式分辨率为6km和2km的区域,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
[会议论文] 作者:孟金平,林文实,李江南,蒙伟光,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年份:2005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了一次华北暴雪个例.模式采用四重套网格,模式分辨率分别为54km、18km、6km和2km.在模式分辨率为6km和2km的区域,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Goddard方案和Reisner方案),计算和对比分析了此次华北暴雪的主要云......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霞,蒙伟光,戴光丰,李春晖,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15
利用大尺度和TBB资料得出1011号台风“凡亚比”环流背景中出现连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境概况和主要MCSs活动情况,发现高低空辐散辐合配置的动力结构及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和丰富...
[期刊论文] 作者:黄燕燕,闫敬华,蒙伟光,万齐林,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10
广州地区的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外围下沉气流的影响所致。文中采用BDA(Bogus Data Assimilation)方法,探讨BDA方案对广州地区台风背景条件下高温预报的改进能力。...
[会议论文] 作者:林文实[1]孟金平[1]蒙伟光[2],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暴雪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了解降雪的云微物理过程对于提高暴雪的数值预报水平和人工增雪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包含了多个显式可分辨尺度微物理......
[会议论文] 作者:蒙伟光[1]闫敬华[2]扈海波[3],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利用广州地区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观测网资料、广州雷达回波料以及卫星T56资料等,分析了2005年8月初受热带气旋外围气流影响条件下广州地区“城市热岛”(UHI)的演变特征,并主要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