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份:2009
粮食安全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农业大国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从分析印度粮食安全的现状入手,重点研究了印度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三种政策手段:生产者价格支持政策、...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开放导报 年份:2009
本文考察国外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目标体系,财政支农的架构特点,以欧盟的农业支持政策为例,重点研究其在市场价格支持政策、直接补贴政策、政府公益服务支出以及基础设施建...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份:2006
论述了网络上人物信息的作用及特点,介绍了怎样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库、同学录等途径查找人物信息,阐述了如何通过权威性、时效性等方法鉴别人物信息的真实性。...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西部商学评论 年份:2004
粮食安全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农业大国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从分析印度粮食安全的现状入手,重点研究了印度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三种政策手段:生产者价格支持政策、...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2004
本文继《汉语大词典拾补》一书和有关期刊关于《汉语大词典》书证的论文之后,举出《汉语大词典》书证首例时代偏晚三十一条,为修订该书及汉语词汇史建设准备。...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2006
本文根据游居敬《翰林修撰升庵杨公墓志铭》考订杨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六日卒于昆明高晓之寓舍,并指出当代出现的其他几种说法都没有说服力。...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年份:2005
印度自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了。在这期间,印度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无疑是惊人的。特别是农业部门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更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印度作为WTO创始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执行《农......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 年份:2005
WTO《农业协定》的核心内容就是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三大议题。从国内支持的执行情况来看,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各成员在国内支持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由于印度...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2005
本文是作者阅读的九则札记,对该著名善本书志进行补正....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年份:2008
本文继《汉语大词典拾补》一书和有关期刊关于《汉语大词典》书讧的论文之后,举出《汉语大词典》书讧首例时代偏晚七十八条,为汉语词汇史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份:2007
介绍了利用纸本和网络检索工具检索新中国成立前报纸的馆藏、名录、提要、篇名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份:2007
论述了如何通过网络检索工具来检索汉语单字释义、语文词语释义和百科词语释义。...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2005
文章继余嘉锡等诸家论著之后,对续做补正十则....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收到黄永年先生寄来他新出的,欢喜雀跃,反复翻阅,受益良多.此书是、、、四种讲义的合订本,收在丛书里....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份:2007
从咨访文献学家、选择合适人才、搜集地方文献书目信息等角度探讨了关于编制地方文献目录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体育教学与科研 年份:1982
【正】 当前世界篮球运动仍向着高空间,高速度和高大运动员的“三高”方向发展。我国篮球运动在这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但我们必须在掌握坚实、熟练,过硬的基本技术基础上,继承...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7
论述了古籍版本鉴定方法在数字时代的新拓展。...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文献 年份:2004
关于《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的作者和产生时代问题的讨论,在二十世纪末产生了轩然大波,迄今为止,出现了数十篇讨论文章.意见主要有三派:一派否认司空图是《诗品》...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15
《清人别集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现存清代诗文别集著述、馆藏及作者传记资料的大型工具书,共著录近两万名作家所撰约四万部诗文集①.该书刊布之后受到程...
[学位论文] 作者:董运来,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1999
该文之正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隋唐五代时卜相之术的掌握者及求测命运者,指出这一时期掌握卜相之术的人包括帝王、朝廷命官、僧尼、道流、山人、一般平民、市井乡村的职业术士...
相关搜索: